古诗三月三日翻译赏析

时间:2022-03-28 09:50: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三月三日翻译赏析

《三月三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庾阐。其古诗全文如下: 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 清泉吐翠流,渌醽漂素濑。 悠想盻长川,轻澜渺如带。 【赏析】

《庄子·知北游》篇中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老子》第二十五章说“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在老庄的道家思想中,山水风景有崇高的地位。魏晋时期是个老庄盛行玄风大炽的年代,不少文人出入其间,研味玄理,寄意山水,留下了不少歌咏自然风光的诗篇,此是其中之一。

三月三日是中国古代的上巳节(以在三月上旬的巳日而得名,以后改定为农历三月初三)。这是个“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逸豫,桑麻滋荣,纤条被绿,翠华含英”(张华《三月三日后园会诗》)的良辰吉日,人们往往要去水边嬉游,以祓除不祥。而文人雅士更要集会于环曲的水渠旁,流觞取饮,吟诗作文,相与为乐。通过悦山娱水流连光景,言志抒怀。庾阐的这篇《三月三日》,当是文人雅集的兴会之作,不过,诗中所表现的,并不是曲水流觞的嬉乐场面,而是心与物游,澄怀观道的玄学思味。 开首二句“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起笔即已不凡。“湘川渚”指文人们流觞取饮之地,当在今湖南一带。诗人盘桓川渚,心萦流水,

1


既而寄意无极,游心太玄,一个“散”字,颇点出了其中的神韵。作者不是寓目于景物之一点,而是放眼于云天深处,及至整个宇宙寥廓,这决非一般的流连光景的情怀,而是表现作者俯仰天地、逍遥物外的神思。次二句绾写三月三日的修禊之事。此令人想起书圣王羲之在《三日兰亭诗序》中的句子:“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虽写会稽(今浙江绍兴)兰亭的雅集胜景,然与湘川之渚的文人兴会场面当大致不差。但作者在此略去了一觞一咏的嬉乐景象,而是着意描绘三月三日的清泉流觞:“清泉吐翠流,渌醽漂素濑。”渌醽(令):亦作醁醽、绿醽,酒名。泉水涌地而出,汩汩不绝,故曰“吐”,绿树芳草映水成碧,则云“翠”二句极雅洁隽逸,修禊之趣已概见其中。然而,作者之意,并不止于曲水流觞的兴会之乐,而是通过娱目骋怀,表达他对人生字宙的哲理思味。“悠想盻长川,轻澜渺如带”流觞带着诗人的思绪漂向了远方,作者眺望长河,波光如鳞,一水如带。使自己置身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山河空间里,诗人的情感也由此得到了升华。“悠想”二字传出了个中的消息,正如此诗开头所写,作者抒发的乃是俯仰天地,逍遥物外的神思。所以,这里的“悠想”,也不会是通常的吟赏风光的赞叹,而是“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玄学思味。

作者在当时也是个玄言诗人。他在一首《游仙诗》中写道:“乘彼六气渺茫,辎驾赤水昆阳。遥望至人玄堂,心与罔象俱忘。”诗人追求的是一种物我两忘的逍遥之境,此很可用来说明当时诗人置身美



2


景登临遐想的旨归。

不过这首诗同当时其他“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比较,可谓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了,全篇纯以景胜,描写雅洁,语言清新,特别是最后“轻澜渺如带”,隽逸传神,似为后来谢脁名句“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所本。

---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449c462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