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应该这样解读 注意论语人物出场排序,牢记孔子官运潦倒的一生,关注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关系,方可解开《论语》的奥秘。 关于《论语》的解读,有史以来有成百上千的版本,但是解来解去,无外乎“说文解字”四个大字。 《论语》从形式上来说,就是一部微博集合,看似章句之间零乱纷杂,几无联系。如果读者再对历史背景懵然无知,几乎无法解读。 所以,解读《论语》,却不了解春秋的历史和文化,不了解孔子的身世,不了解孔子与弟子们的性格,以及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那就只能是说文解字。解释起来往往姑妄言之,谬之千里。 譬如,“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乡愿,德之贼也”等句都被解说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如果我们能够把《论语》中的每一段话放回当时的历史中去,就会体会到这些对话的本意。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些对话的本意,则会发现历史即现实,真实的《论语》反映真实的生活,能够给世人真实的启迪。 所以,我们需要对《论语》真实的解读。 《论语》人物顺序学问很大。 首先,我们来看看《论语》的结构问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论语》分为二十篇,除个别篇之外,整个顺序错乱复杂,貌似无序。为什么如此无序?这要从第一篇开始分析。 《论语》第一篇,出场顺序依次是孔子、有若、曾参、子夏和子贡,第一篇只有他们五人的语录。看出什么来了吗? 有若,编纂《论语》时是孔子学校校长,在《论语》中被尊称为有子;曾参,孔子学校的时任教务主任、《论语》总编辑,在《论语》中被尊称为曾子;子夏,当时天下第一强国魏国的中央党校校长,霸主魏文侯的老师;子贡,时任中国首富、孔子学校主赞助商。 看见附着在他们身上的关键词了吗?“县官”、“现管”、权力、金钱。这与当今社会有什么区别吗?譬如春节晚会,坐在现场前排的都是这四个关键词。譬如清华北大校庆,坐在主桌的一定还是这四个关键词。 所以,《论语》的整体无序是为了出场顺序的有序。媚权、拜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不过,如果放在当今,就是子夏第一、子贡第二了。 孔子官运从未亨通过。 为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是整个《论语》的开篇第一章?过往的说法,都说这些话在讲读书的快乐,讲远方来人的快乐。 殊不知,学而用之才是大快乐,远亲不如近邻才是大快乐,被人理解才是大快乐,这也都是孔子所说的。在这一章里,大家没有看出“不亦悦乎”是个强烈的反问句吗?没看到孔子是在辩解吗?没有看到被删除或者被忽略的“学而不能用,国内无朋友,被人嘲笑为小人”的问句吗? 所以,开篇第一章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一生失败,但是自得其乐。或者:自得其乐,但是一生失败。 看到孔子临终前的哀叹,“哲人委乎,泰山摧乎”;看到孔子的出殡用商礼而不用周礼,你会明白,孔子怎样回首自己的一生。 事实上,每个人的思想都在变化,随着年龄也好,随着环境也罢。孔子的思想同样如此,特别是几次出国之后。所以,把《论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重排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完成重排之后,赫然发现孔子的思想是这样变化的:儒家—儒法家—道家。 早年,孔子受鲁国传统文化影响,崇拜周公及周礼,这个时候他是纯粹的儒家。35岁的时候他去了齐国两年,其间对法家管子十分敬佩,此后成为儒法家,讲礼少了,讲德与仁多了。晚年,孔子对世界失望,避世思想严重,潜心研究《周易》,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一位道家。在《论语》中,记述了很多孔子晚年论道的言论。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的徒子徒孙中不仅有著名的儒家如孟子、荀子,同样有著名的法家如商鞅、吴起等,还有著名的道家如庄子等。 孔子与弟子关系也是了解《论语》的钥匙。 孔子也是人,孔子的老年也会痴呆和促狭,这在《论语》中也有例证。孔子老年易发怒骂人,这并不是他原本的性格特点,而这些老年痴呆之后的言论是不能拿来使用的。 了解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他们之间的对话本意,最典型的是孔子与子贡之间的关系,两人从一开始互相看不上而斗嘴,到后来逐渐融洽地开玩笑,再到最后两人超越师生,形同父子的关系,在《论语》中都有详细的体现。其中的奥妙,如果不能了解对话时两人的关系,是无法领会的。 同样,孔子与颜回的关系、与冉有的关系,等等,都是在变化中的。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伟大之处在于因材施教。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学生的特点,那么又如何体会孔子的高明之处呢? 譬如我们在一开头说到的,“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句孔子对子张说的话,历来被解释得乌七八糟。但是,如果了解子张喜欢抓人小辫子喜欢探人隐私的性格弱点,就知道孔子的话是劝他“不要抓住别人的过去不放,也不要探听别人的隐私”。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正因为历来的解读都不了解孔子学生的性格,因此多半都是不知所云。 明白“仁”和“德”的内涵,可以读懂半部《论语》。 历来解读中最糟糕的,是大家都把“仁”和“德”这两个重要概念说得天花乱坠,可是什么是仁什么是德,却稀里糊涂。著名的南怀瑾讲仁,洋洋洒洒一万字,还是说不清楚。 其实,简单说来,仁就是“情商”,所以每个学生的答案都不一样,因为他们的性格特点不同。德是什么?就是以身作则。所以,仁是适合于每个人的,德是专指统治者的。明白了这两个概念,至少就理解了一半的《论语》。 譬如上面说到的“乡愿,德之贼也”,一般解释为,普通世俗的愿望,是败坏道德的。但如果把“德”解释为统治者,这句话就变成——如果志向与一般老百姓一样,就不是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德。(如果与老百姓一样,就会与民争利,就不会有远见,就不会有大局意识。所以,统治者的目标不能与老百姓一样。)几千年来的困惑,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作者著有《说春秋》 、《说论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48f3bcbdd88d0d233d46a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