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热情》 作者:张筱濛 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0期 【摘要】贝多芬作为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了很多举世闻名的经典之作,其中《热情奏鸣曲》最为经典。这部作品反映了贝多芬对时代的感触和认识,概括了19世纪初欧洲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英雄面貌。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曲式;变奏 一、简介贝多芬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音乐家、作曲家,1770年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并称为“维也纳三杰”。路德维希·冯·贝多芬的一生处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政治、社会、文化大变革时期。贝多芬的作品受到法国“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很快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革命的思想对19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欧洲艺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贝多芬的音乐中充满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群众歌曲和庆祝活动的音乐音调。这也成就了贝多芬作品独一无二的风格特点。同时贝多芬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他的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所以他的创作中不仅有古典主义的音乐形式同时也具有浪漫主义的音乐色彩。他的作品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包括交响曲、弦乐四重奏、歌剧、清唱剧、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等。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使钢琴具有交响乐般的效果。 二、创作背景 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大的成就是他对音乐的革新,对音乐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的奏鸣曲就是其中的典范。“奏鸣曲”是指18世纪逐渐形成的器乐曲体裁。大约1660年起“奏鸣曲”这个名词开始被用来指多乐章的器乐作品,巴洛克时期发展为三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直至前古典主义时期趋于成熟,形成一种由三到四乐章构成的以键盘乐器(钢琴)为主的独奏体裁。贝多芬的奏鸣曲的结构多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大多为快板、奏鸣曲式,热情且激动;第二乐章多为慢板或行板、变奏曲,舒缓且柔和;第三乐章多为快板、奏鸣曲,戏剧且热烈。在速度上形成快—慢—快的对比。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旧约”相齐名,誉为钢琴的“新约”。贝多芬的奏鸣曲是对海顿、莫扎特的继承和发展,打破了古典主义的典雅,将人们引入激情的浪漫主义世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贝多芬奏鸣曲第23首《OP.57f小调热情》是其钢琴奏鸣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这首作品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中期作品的代表之一。这首奏鸣曲已经突出地表现出贝多芬创作中期的典型风格,他完美地将热情的情感和复杂且有逻辑性的结构融合在一起,与其交响曲的内涵和力度相媲美。这部经典的作品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这部作品富于激情且充满斗志。贝多芬在创作此曲前已经创作了《第三英雄交响曲》,他所崇敬的曾为了民主自由而战斗的英雄拿破仑,在取得政权后背信弃义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贝多芬感到既震怒又失望,对拿破仑已经彻底失望了,对于《英雄交响曲》也感到悲观,贝多芬愤慨地撕毁了写给拿破仑的那页。贝多芬深刻地意识到自由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这时贝多芬的耳聋加重,内心孤独、无人倾诉,精神已濒临崩溃。然而倔强的贝多芬并没有向命运妥协,他以超出常人的毅力经受住了痛苦的考验,并且从痛苦中汲取养分,使自己的精神得以升华。贝多芬虽然憎恨法国人的侵略,但同时他又对法国人民自由独立的精神予以赞美,在《热情奏鸣曲》中他将这些情感融合在了一起,将古典主义的理性、庄严和浪漫主义的感性、张扬结合在一起,并用形象、立体的音乐语言表达出来。《热情奏鸣曲》所表达的热情激奋的精神较之过去的创作更为鲜明,作品所表达的矛盾的激烈、反抗的顽强都是史无前例的。 贝多芬曾就《热情奏鸣曲》所表达的内容这样说:“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表现人们战胜自然的智慧、力量和意志,这也充分地说明贝多芬的一生致力于反抗暴政和与权贵斗争。《热情》的标题是汉堡的出版商克朗茨因为此曲充满激情而起的,原名为《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7号 献给弗朗茨·冯·布龙斯维克伯爵)。“热情”的标题虽然没有获得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却是恰到好处的。这部作品反映了贝多芬对对当时社会的认知与感触,以热情、激烈的音乐表现了当时欧洲人民对封建和侵略的反抗。 三、作品评价 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不仅有着振奋人心的情感力量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同时体现着作曲家所在时代特有的思想和精神。因此,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哲学内涵,凝聚着人们革命战斗的意志和力量。贝多芬在此曲中倾注了反对君主专制、反抗侵略的坚定精神,表达着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所以该曲的创作中力度对比十分得鲜明,拓大了钢琴的演奏音域,极大地发掘了钢琴本身的表现力,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巧。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奏鸣曲的结构形式,以便表达作品的思想和内涵,他使钢琴奏鸣曲情感丰富、思想深刻、形式完美、富于戏剧性。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演奏的《热情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热情奏鸣曲》透漏着时代特有的精神,极速的音流、坚定的节奏激起了澎湃的热情,让人们沉浸在作曲家的思想中,尽情想象。 四、结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贝多芬的奏鸣曲《热情》是他奏鸣曲创作的一个高峰,是一部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这部作品呈现出的是反映时代、社会、哲学、政治理念的深刻思想,不仅包含作曲家与自己艰苦命运的顽强斗争,同时也包含着作曲家和当时世界上所有反对专制和侵略的人民与黑暗势力的顽强斗争。所以在演奏这部作品时,我们不仅需要把谱面上所写的东西做出来,将我们了解到的时代背景及作者所想展现的思想及情感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将作品中顽强斗争和不屈服的精神传达给每一个听到的人。这才是我们研究和演奏这部作品的真正意义。 作者简介:张筱濛(1992—),女,河南省开封市人,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5eff4f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