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东阳道中》翻译赏析 《鹧鸪天·东阳道中》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前言】 《鹧鸪天·东阳道中》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是写景抒情之作,诗里有碧绿的青山、娇艳的花朵、行人历历、征马萧萧、旌旗小桥,五彩缤纷,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全词富有诗情画意,洋溢着喜悦欢畅的情绪。 【注释】 1、东阳:即今浙江东阳县。考察作者早年宦游踪迹,无确切记载来过此地,本事不可考。也可能是代人之作。 2、征尘:征途上扬起的尘土。 3、香篝:一种燃香料的笼子。 4、水沉:即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5、销:消退 6、周遭:周围。 7、历历:形容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文选·古诗十九首》:“至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萧萧:马长声鸣叫。《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唐·杜甫《兵车行》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9、愁边:苦苦思索。 10、剩有:尽有。 11、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翻译】 香笼里燃烧的水沉香的气息越来越淡薄了。举目远望,征尘扑面,去路迢迢。周围是数不清的层层山峦,全被碧绿的树木和野草覆盖着,路旁山野中长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花儿,一朵朵的格外娇艳动人。 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骏马萧萧嘶鸣,威武雄壮的仪仗队已经过了前面的小红桥。满怀的离愁别恨,此时此刻都化做相思的诗句,于青山绿水之间,一边吟诗,一边催马加鞭地向东阳进发,差点儿没把马鞭的碧玉梢头摇断。 【鉴赏】 从作品的内容和情调来看,此词洋溢着喜悦欢畅的情绪,这在辛词中是不多见的。由创作背景看来,此词是写景抒情之作,富有诗情画意。读完此作,就好像随同词人进行了一次春天旅游,令人耳目一新。 上阕头两句,点明了地点。交代了词人的行踪。它描写了词人一行,离开京城临安,乘坐马车向东阳进发。“香篝”,是薰笼。“水沉”,是一种香料,即沉香。“香篝渐觉水沉销”,是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前后两句,相辅相成,对应有致。三、四两句,以欢悦抒情的`笔调,描写特别令人喜爱的碧绿的山峰,盛开的花朵。这是词人举目所见的,并非是有意捕捉,却把城外初春的自然风光,逼真地描写出来。笔法自然,不假装点,颇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 “山无重数周遭碧”,是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石头城》)的诗句脱化而来的。“山无重数”,是重重叠叠的山峰。第三句的意思是四周群山郁郁葱葱,绿得可爱。“花不知名分外娇”,谓野外不知名的野花格外娇娆。词人在另一首词里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代人赋》)可见,词人喜爱自然美,不喜爱矫揉造作之态。这里正显露出词人的审美和情趣。 上阕描写自然景色,下阕描写生活画面。它的笔调越发悠扬,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描写词人一行,催马加鞭,向东阳行进的画面。“人历历,马萧萧”两句,由于使用了两对叠字,因而大大加强了词作的生动和韵味。“人历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63041f7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