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说话技巧 一、创建融洽和谐的谈话氛围 成功劝谏的前提是使被劝谏者愿意听劝谏者说话,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后并没有慷慨陈词,展示郑国君臣同仇敌忾、誓死一战的决心,因为那只会激起秦穆公的怒气,加速郑国灭亡。烛之武当然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坦诚地说道:“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番示弱迎合了秦穆公这位入侵者的自大傲慢心理,使秦穆公解除了戒备心理,谈话的气氛随之轻松。紧接着,烛之武话锋一转,“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似乎话中有话,不由得秦穆公不听下去。良好的开端奠定了此次劝谏的感情基础,成功近在眼前。 二、抓住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烛之武紧紧抓住了“利”字做文章: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不惜跟同盟军决裂,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大谈而特谈亡郑于秦不利,存郑于秦有大利,从而使得秦穆公心动,坚决退兵。 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劝说他人的目的无非三种:利己、利他、既利己又利他。这其中,利己目的的劝说最为艰难。烛之武却巧妙地将一场以利己(利郑国)为目的的劝谏转化为表面上是利他(利秦国)行为的劝谏,且道理浅显明白:亡郑对秦无利而有小害;舍郑于秦无害而有小利;就未来看,晋亡郑后野心未泯,恐将对秦有大害。这一番谈话无一不是为秦国的现在及将来做打算,烛之武娓娓道来,不能使一代霸主秦穆公不为秦国的将来做打算。 四、巧用多种劝谏技巧 烛之武的确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风云人物,他在游说中采用了“以退为进”“偷换概念”等多种论辩技巧。明明是要保全郑国,却在游说过程中对郑国的安危只字不提,而是处处谈到秦国的利益,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存郑”的目的,是为“以退为进”;而由晋惠公曾经“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的背信弃义推知晋惠公的哥哥晋文公将来也会背信弃义,逻辑上的荒谬被一个可以涵盖晋国所有君王的含混称呼“晋君”轻轻巧巧地掩盖了,不露痕迹,是为“偷换概念”……逻辑的魅力在此,语言的魅力在此! 以上所说的是烛之武劝谏成功的内在因素,其实,成功的游说还依赖于地利、人和,烛之武游说秦穆公也不例外。 首先说地利。秦晋围郑,郑形势危急,但秦晋两军却分兵驻扎,“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正是这一有利的地理优势,才使烛之武有机会单独与秦穆公接触,才可能游说成功。 其次说人和。烛之武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两个勉强算是“正确”的人,使得他此次游说成功。一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的郑文公。“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表面上看,郑文公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去见秦穆公,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其实,郑文公本身就不算是什么明君,当年慢待重耳,就可看出他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无计可施、孤注一掷罢了。虽然郑文公在大兵压境、事到临头才开始低姿态求贤,未免心有不诚,但毕竟这也多多少少使得烛之武那因怀才不遇而满腹怨怼的心得以暂时平复。二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佚之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短短的一句话,肯定了烛之武的力挽狂澜的过人能力。一个眼光独到、知人善荐的伯乐形象跃然纸上。当然,翻翻史料,这个“伯乐”的真实动机或许会让人沮丧。“国危矣!”那么郑国到底危险到什么地步了呢?此时,叔詹作为替罪羊已经被杀。当年,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经过郑国,“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叔詹曾劝郑文公对重耳,要么待之以礼,要么杀了他,以绝后患。郑文公未听,终致祸患。发生在公元前630年的秦晋围郑事件,晋文公最初提出的要求就是要郑国交出叔詹,郑国也迅速响应,杀了叔詹以讨好晋文公,但晋文公还是未退兵,而是进一步要求郑文公出城来见,要当面羞辱于他。因此,劝退秦师这件事太过凶险,无人敢承担。据史料记载,叔蹇曾向郑文公举荐佚之狐去说服秦穆公。但佚之狐确实是“一只狐”,他有自己的小算盘:只身入虎狼之地,对自己能否说服秦穆公没有把握,如果惹恼了秦穆公,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毁了一世英名。而让烛之武去,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又能在成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69b389c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