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家风的手抄报

时间:2022-04-17 13:0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Fatalism is an excuse for the weak who lack willpower.简单易用 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说家风的手抄报





说家风的手抄报

百孝顺为先——我的家风家训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老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老爸老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老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老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老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老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老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老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老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老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老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老爸老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老爸老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老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老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弟子规》

作者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凡是人 皆须爱”

李毓秀科举不中后,就致力于治学。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清代后期广为流传,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圈点】:《弟子规》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 《朱子家训》

作者,朱柏庐(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毋临渴而掘井”

朱柏庐的父亲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侍奉老母,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他始终未入仕,一生教授乡里。他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与顾炎武坚辞不应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

《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圈点】:《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

说家风的手抄报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1021de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