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行》曹操带拼音版翻译及赏析 古诗蒿里行曹操带拼音版,此诗实录当时事实并由诗人直抒胸臆,故全诗用了简洁明了的白描手法,无意于词句的雕凿粉饰,而以明快有力的语言出之,如“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一起学习一下古诗蒿里行曹操带拼音版,古诗蒿里行曹操翻译及赏析,曹操蒿里行描绘的情景吧! 古诗《蒿里行》曹操带拼音版 hāo lǐ xíng 蒿里行 cáo cāo 曹操 guān dōng yǒu yì shì ,xìng bīng tǎo qún xiōng 。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chū qī huì méng jīn ,nǎi xīn zài xián yáng 。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jūn hé lì bú qí ,chóu chú ér yàn háng 。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shì lì shǐ rén zhēng ,sì hái zì xiàng qiāng 。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huái nán dì chēng hào ,kè xǐ yú běi fāng 。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kǎi jiǎ shēng jǐ shī ,wàn xìng yǐ sǐ wáng 。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bái gǔ lù yú yě ,qiān lǐ wú jī míng 。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shēng mín bǎi yí yī ,niàn zhī duàn rén cháng 。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古诗《蒿里行》曹操翻译及赏析 蒿里行翻译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蒿里行赏析 此诗前十句勾勒了这样的历史画卷: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兀耻、祸国殃民的董卓。诗人将笔墨从记录军阀纷争的事实转向描写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最后诗人感叹道:在战乱中幸存的人百不馀一,自己想到这些惨痛的事实,简直肝肠欲裂,悲痛万分。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全诗便在悲怆愤懑的情调中戛然而止。此诗比《薤露行》更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社会灾难的原因,更坦率地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 曹操《蒿里行》描绘的情景 曹操《蒿里行》一诗,叙述的场景是: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群雄逐鹿,导致百姓流离、生灵涂炭。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词语注释 ⑴蒿里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⑵关东: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以东。义士:指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 ⑶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 ⑷初期:本来期望。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此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本来期望关东诸将也能像武王伐纣会合的八百诸侯那样同心协力。 ⑸乃心:其心,指上文“义士”之心。咸阳:秦时的都城,此借指长安,当时献帝被挟持到长安。 ⑹力不齐:指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 ⑺踌躇:犹豫不前。雁行(háng):飞雁的行列,形容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此句倒装,正常语序当为“雁行而踌躇”。 ⑻嗣:后来。还:同“旋”,不久。自相戕(qiāng):自相残杀。当时盟军中的袁绍、公孙瓒等发生了内部的攻杀。 ⑼淮南句:指袁绍的异母弟袁术于建安二年(197)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自立为帝。 ⑽刻玺句:指初平二年(191)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玺,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用的印章。 ⑾铠甲句:由于长年战争,战士们不脱战服,铠甲上都生了虱子。铠甲,古代的护身战服,金属制成的叫铠,皮革制成的叫甲。虮,虱卵。此句以下描写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给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 ⑿万姓:百姓。以:因此。 ⒀生民:百姓。遗:剩下。 【《蒿里行》曹操带拼音版翻译及赏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5a1c29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