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28高二语文《拟行路难》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拟行路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交流古诗文中关于人生之路的感慨。 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勃《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乐府诗: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主旨是抒发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他作的《行路难》,“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流涕”。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因为出身寒门,又没有显赫的武功,《宋书》和《南史》都没有为鲍照单独立传,来自社会底层的优秀诗人鲍照,实在不值得史官们去考证其详细的出生年月,能在史书中顺便提到一笔,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和谢灵运(魏晋后,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隐逸之风大炽。因此山水描写的成分在诗里就逐渐多了起来)、颜延之(文坛盟主,《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一起被时人称誉为“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年号)三大家”,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在南朝社会特重门第观念的背景下,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惟一有效的途径,就是直接和上层王室建立关系。也许就是出于这种战略考虑,为求进身之阶,往谒擅长文学的临川王刘义庆 ,《世说新语》的编者),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元 1 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睿的侍郎,在刘睿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彧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睿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临川王刘义庆 侍郎 始兴王刘睿(与太子刘劭谋杀宋文帝刘义隆) 侍郎 孝武帝刘骏 中书舍人、秣陵令 临海王刘子顼 参军(50岁) 明帝刘彧 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超群,卓尔不凡)豪放、奇矫凌厉。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他学习民歌,被颜延之等人嘲笑,谓之“俗”,但事实证明,其诗歌成就远远超出了“错彩镂金”的士大夫雅致,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 这是一位实力型选手,在魏晋南北朝整个社会特别注重家族门第的时候,寒门出身的鲍照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全凭着他手中的一支笔,和他那俊逸、骨气奇高的诗文。 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大地主,大豪强控制了一个国家的大部分。有时候皇帝也不得不受控于大地主、大豪强。他们在国家的经济、政治都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森严的等级制度。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才能出众却地位卑微,所以埋没于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比兴, 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就是“命”,纵使你有出众的才华,又如何能越过这“地势”的沟堑,又如何能冲破这门阀的藩篱呢! 2、第三句说“人生亦有命”,结合全诗看,作者是认命还是不认命?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前四句:乍读之下,似乎诗人是在不动感情地叙述一个客观的道理,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但只要深研诗意,就可以体会到诗人故作恬淡的语言中蕴含着多少愤懑不平!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以喻解愁 五六句写借酒浇愁。 对“举杯断绝歌路难”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说“断绝”指歌断绝,一说“断绝”指断绝愁思。谈谈你的理解。 支持后者的理由:《行路难》本是民间歌谣,《晋书》记载,袁仙松曾作《行路难》,“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可见其辞以悲愤为主,其调多悲凉之音。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借酒消愁、悲歌唱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像一声疾雷震霆,滚滚而来,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它充满了感情力量,就像从诗人备受压抑的心房中突然进跳出来的。它以反问的口气在大声疾呼,带着 2 一股强烈的抗争意味。诗人的感慨如此之多、如此之深,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情感在这句达到了高潮。——直抒胸中愁 “吞声踯躅不敢言”。一个陡然转折,急转直下,情绪由极高至极低,如瀑布跳崖,跌宕起伏,给人以鲜明的对比感。前面的“心非木石岂无感”是那么慷慨义愤,后面的“吞声踯躅不敢言”又那么无可奈何。“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这富于戏剧性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比辛弃疾《破阵子》的末尾句。——不言更增愁 小结: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沈德潜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全诗情感变化的层次清晰。开头四句感情比较平静,使人明显感到诗人以理智克制情感的奔泻。到饮酒自宽耐,理智的防线在瓦解,情感加强了;终于,《拟行路难》的悲歌冲口而出,情感之流直泻而去。到“心非木石岂无感”句,诗情沸腾,就像卷石冲岸的巨涛一样迎面涌来。最后“吞声”句,好似一道铁闸落下,将奔流的情感陡降,造成大起大落的艺术效果。鲍照以短短的八句之章,将复杂的心路历程表现得那么曲折婉转,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非凡功力。 四、对比李白《行路难》,可以从内容和语言比较。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从情感变化看,都一波三折。《行路难》前四句写内心苦闷,四顾茫然。(中四句)写世路艰难,仍存希望。(后六句)写行路虽难,仍有信心。 鲍照《行路难》第六首: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布置作业,齐背课文,下课 【板书设计】 1-4句 以喻解愁 比较平静 揭露 5-6句 借酒消愁、悲歌唱愁 情感加强 悲愤 7句 直抒胸中愁 诗情沸腾 抗争 8句 不言更增愁 情感陡降 无奈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cca53d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