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应纳入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

时间:2023-04-17 18:23: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民应纳入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

201311日开始实施的民事诉讼法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第一次奠定了法律基础,并对提及公益诉讼的主体作出了限定性规定,仅限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但笔者认为从我国实践出发,无论从法律基础,还是现实的需要,公民个人均应纳入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范畴,以弥补机关和组织对公益诉讼保护诉求的不足。



标签: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公民

随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颁布,区别于传统民事诉讼的公益诉讼第一次被写入我国基本法,昭示着她从自发的司法实践走向法律制度的正轨,更为重要的是该条是一个开放性、宣示性的条款,其中原告资格是确立公益诉讼制度首要的、核心的问题,也是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进行公益诉讼立法的难点。



经过多次审议,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我国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限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将我国公益诉讼原告确立为法律规定的模式。然对何种机关、何谓有关组织未给以明确界定,但通过该条将公民已确切地排除在原告范围之外。立法者对此考虑有三:第一、我国传统民事诉讼中已将公民的诉讼利益尽可能的涵盖,如公益诉讼与公民有直接利益关系,公民自可以私益诉讼方式维护自身权利。若公益利益与公民无直接利益关系,自无需公民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的必要;第二、公益诉讼在世界范围内尚在探索之中,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更处起步阶段。公益诉讼的范围、诉讼程序等各项配套制度尚未出台,许个人为公益诉讼原告,可能导致滥诉的局面,浪费诉讼资源,不利于立法和实践中公益诉讼的有序发展;第三、公益诉讼利益诉求之广、法律关系之复杂、证据搜索之繁琐,其要求与我国公民现有的诉讼能力相距甚远,个人很难担当起公益诉讼原告的诉讼义务。



尽管如此,笔者仍认为我国法律应赋予公民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该条法律原告主体范围易增加法律规定的公民,理由如下:



首先,公民作为原告提起公益诉讼有其法律上的正当性。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即是承认公民对公共事务的诉讼权利,这样既可以鼓励社会公众对代表社会公益和国家公益的政府行为进行督促,还可以促进公民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份子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且我国现行法律亦不排斥公民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比如我国《环境保护法》六条,保护环境是一切公民的义务,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权利即是公民对于违反法律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控告检举。当然,在诉讼能力不高、制度不健全的司法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公民随意起诉,滥诉的局面,但一则现阶段立法增加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公益诉讼诉告无门的问题,而非公益诉讼案件太多;二则可以通过法律规定,设置前置程序、提过提高起诉条件、加强对恶意诉讼的处罚等方式来规范公民的诉讼行为。总而言之,公益诉讼各项制度的缺失不应作为公民直接




维护公共利益、参与社会管理的绊脚石。



其次,公民作为原告提起公益诉讼有其法理上的不可或缺性。通常,社会公众在很大程度上是认同政府即代表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但实际上,政府并不能全权代表公共利益,存在政府失灵,甚至政府行为本身即可能作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存在。因此,在法治国家的构建中,需要有相当的权力(利)能牵制政府权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用以弥补政府失灵所带来的影响。而我们现在的司法权是行政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其发展所限,仅凭司法权尚无法达到这种制衡的程度,因此利用公众,利用市民社会的其他力量来制约政府的权力,弥补政府失灵即是必然的选择,而这种力量不仅指机关、组织,也应包括个人。



再次,公民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有实践中的必要性。在社会公益受损的情况下,公民作为社会公益的享有者,必然也是最终的受害者,因此在有关机关和组织怠于保护社会公益时,只有公民才最有维护权益的诉求。在目前探索实践中,我国公益诉讼很大程度上也是公民推动的结果。比如,正是律师乔占祥诉铁道部春运票价上涨案,刘云诉湖南省地矿局拒录色盲公务员考生案,郑卫宁、刘海军诉深航拒载残疾人侵权平等权及人格尊严案等等,正是这些个体的力量,不仅形成了一种示范效应,更是通过个人行为激活了公益诉讼的社会价值。虽然一定时期内也会出现公民随意起诉、滥诉的局面,但这可以通过法律规定,设定前置程序、提高起诉条件,加强对恶意诉讼的处罚等方式来规范。因此从长远看,原告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更有利于公益诉讼的探讨和实践,立法对此应作的是鼓励、支持和引导,而非拒绝。



参考文献:

[1]张艳蕊:《公益诉讼的本质及理论基础》,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



[2]颜运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林莉红:《法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公益诉讼》J《学习与探索》2008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435327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