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 07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破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遥遥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槲树枯叶飘落,悄然铺满静寂山路;枳树白花绽放,映亮原本暗淡的店墙。我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归乡之梦。遥想野鸭大雁,早已挤满曲岸湖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首联第一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的“悲”写出了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人们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颔联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颈联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尾联写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主题】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1 / 3 【写法】 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考点】 一、理解性默写 1.《商山早行》中运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2.《商山早行》中运用有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行之早的诗句是: , 。 3.《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 。 4.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 , 。 5.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 二、阅读鉴赏 (一)理解作答 1.请解释“凫”和“回塘”的意思。 凫: 。 回塘: 。 2.“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 _______ 3.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_______ _______ 4.“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_______ _______ 5.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 _______ 2 / 3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 _______ 7.本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景和情? _______ _______ 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 _______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问题。 【甲】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9.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 _______ 10.说说【甲】【乙】两首诗词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 _______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4d0f76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