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 卒”2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课件出示13】 李太白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谪仙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课件出示14】 (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 (2)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鼓励学生质疑,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爱动脑筋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示课件15】 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平舌音“卒”,后鼻音“逢”。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逢 卒”。 “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辶书写顺序:点 横折折撇 捺。 “卒”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中线。 2.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3.读后学生评价,【出示课件16】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4.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出示课文大意:【出示课件17】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板书:李太白放弃学业 老婆婆铁杵成针) 四、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出示课件18】 (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3.“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出示课件19】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创出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初读课文环节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且读出节奏,实际上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这一环节对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534683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