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3名句赏析

时间:2022-08-08 08:1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语》名句赏析之三 :巧言令色鲜仁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表情热络的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

【评析】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表情谄媚。巧言,就是好其言语,会说话;令色,就是善其颜色,低三下四,满脸堆笑。朱熹讲这种人关键是“致饰于外,务以悦人”,说话讨好也好,表情谄媚也好,目的就是赢得对方欢喜。出于这种目的,自然很少有真诚的心意了。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孔子似乎更喜欢那些不善言辞,做事坚持原则,一板一眼的人,所以他又说:“刚毅、木讷、近仁”。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真理走过头一步就是谬误。花言巧语固然不好,但口若悬河也不一定都是坏事。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郭靖,忠厚不善言辞,可他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深受读者喜欢。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滔滔不绝,舌战群儒,同样也受读者喜欢。如果一个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说几句话也脸红,那不仅会对自己成长不利,恐怕找对象都很困难的。同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的人固然不好,但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有时候也是需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也需要多元化成长,好人不能就是一个脸谱,坏人也不能就是一个脸谱。所以我们领会孔子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是不是说假话,是不是“伪善”,是不是有不良动机,而不是话多话少,面部表情如何。

为什么把“鲜矣仁”解释成“很少有真诚的心意”呢。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语中一共出现109次。台湾学者傅佩荣认为,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从人性角度讲,仁就是要真诚。因为真诚符合天道。《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人顺应天道,自然也要真诚。一个人真诚与否,固然要看他最后做人做事的结果。但首先就是看它行为举止,如果行为举止只是一味想讨好别人,那恐怕很难真诚,也很难有仁德之心了。

关于这句话,有一个故事可以做个形象说明:孔子有个学生叫宓子贱,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单父的地方。他上任前去拜访一个朋友阳昼,希望能得到一些治理单父的经验。阳昼说:我从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办法。但是我有两条钓鱼的经验,用来送给您。子贱说:你钓鱼的经验是什么?”阳昼说:钓鱼时,垂下钓丝,安好钓饵,马上迎上来吞食的便是阳桥垒这种鱼肉薄而味不美;还有一种鱼,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欲食又止的便是鲂鱼,此鱼才是肉肥味又美的鱼。宓子贱领梧了其中的道理,说!”

宓子贱去上任,还没走到单父县,那些官员纷纷赶来在半路上迎接他。宓子贱催促手下人说:快赶路,快赶路!这些人便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到了单父县,他去请出那些年高德重又有才能的人与他共同治理单父县。

很显然,那些赶来在半路上迎接他的官员,就是“巧言令色”之人,宓子贱对他们避之不及,君子也应对他们有所警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739c1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