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内涵及当代意义 摘要]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继承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及合理成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加强新时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 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伦理 道德 论语 当代意义 孔子(公元前551—479)字仲尼。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以说仁义,讲道德在历史上负有盛名。其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之中。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学说和教育思想,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年,有的已成为炎黄子孙潜在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风习,构成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主体。他开历史之先河,创建了伦理道德教育理论,这些关于伦理道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份值得我们重视并应当加以认真研究的教育遗产。 一、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内涵 孔子极为重视伦理道德。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清楚认识到了道德对社会的作用。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复礼”,二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说要以周礼的标准做到“非礼无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要人们从精神上做到自我控制,从视、听、言、动的感性经验上符合礼的规定,同时要以修身为本,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克己”的目的 在于“天下归仁”。由此可见“修身为本”与“德教为先”是相贯通的,它们是实现“为政以德”的两翼。只不过“德教为先”的着力点在社会、在统治阶级整体或集体;“修身为本”的着力点在于从天子到庶民的个体。修身为本的思想影响了封建社会两千余年,不仅知识分子多形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的气节,而且一切志士仁人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基础和前提。 关于“礼”,其一泛指春秋以前的社会制度,其二指区分尊卑贵贱的各种礼节仪式,其三指谦恭有礼貌的品德。孔子认为“礼”是达到“仁”的条件,即所谓“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怎样坚持“礼”呢?按孔子的看法,第一是正名,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第二是坚持对人以“和”,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忠”是孔子提出的下级事奉上级的行为规范,如说:“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忠恕”是教人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行为规范。“信”是处理上下级和人们相互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即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之一,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主忠信”,“谨而信”,“敬事而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行得通。所以,把“朋友信之”作为自己的志向之一。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信又是立国的根本,孔子说:“能行五者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恭,宽,信,敏,蕙)就包括信,因为“信则人任焉”(《 论语·阳货》)。 “孝”是子女对待父母应守的道德规范。孔子讲“孝”的地方很多,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是要求对父母要尊敬,如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爱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因此,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君子专心致力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自然就会生出来,在家与社会之上,作到孝顺父母,外出尊敬兄长。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在国家上,君子有厚道,百姓也按仁道生活,如“君子笃与亲,则兴与仁”(《论语·泰伯》。 关于“义”,孔子是重义轻利的。如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但他并不完全排斥“利”,而是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告诫人们见到利益要想到道义倡导要做讲究大义的君子,而不做只讲利益 的小人。 “重义轻利”这种道德观念是 “君子”追求的道德观念,因为“君子”只有通过节制人对利欲的追求,自觉“存义去利”,才能保持国家清廉和公平。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特有的义气:对国家民族尽忠义,对父母长辈行孝义,对亲人重情义,对朋友讲信义。人们义不容辞、见义勇为、伸张正义、施行道义直致舍生取义。“为义”已成为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信条,“舍生取义”的高尚境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二、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历史沿革及对当代的意义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本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不同时代、不同精神归宿的人会解读出其中不同的价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他在这新旧制度交替的大变革时代,形成了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将“孝”、“义”、“礼”、“信”等置于其下的中国最早的道德学说,孔子的伦理道德学说经其弟子,特别是孟子的继承发扬,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到了汉武帝的时代,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统一人民的思想,稳定社会秩序。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推崇,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所谓“三纲”,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最重要的伦理道德关系,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路线。由此,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上升为“御用”的政治伦理文化。到宋代,思想家们为适应这一时期的社会需要所提出的道德观念也趋于僵化并走向极端。朱熹认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程颐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程颐《遗书》卷二十四)。这种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并导致“禁欲主义”和“苦行僧”的价值观,使得孔子的道义论走向了禁欲主义。同样,明代末期内忧外患, 理学家刘宗周对崇祯皇帝讲的依然是“陛下心安则天下安矣”。这时的伦理道德文化已经是腐朽的、反动的文化,起了束缚人民活动的消极作用,已经与孔子的学说相差甚远了。 因此,解读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不能简单地重复历史上的某种解释,而应该面向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实践。当代社会有些人心理上的道德防线崩溃了,道德意识淡薄了,整个社会未能建立有效的道德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甚至连起码的道德评判也出现了危机。当代人们需要重新唤起道德追求,抵制物欲的侵袭,高扬道德理性,而《论语》对净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伦理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要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只有站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之上,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文明进步的要求,对包括孔子伦理思想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思想进行批判继承,使其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使当代中国道德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灵魂作用。 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提出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思想来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发展。不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其主体内容都是政府的行政。也就是说,依法治国的主体内容是依法行政,以德治国的主体内容是以德行政。而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忠恕”、“信”、“宽”等,都内含着许多“德治”的思想精华。这些都是我们实行以德治国方略可以汲取的思想源泉。 孔子的伦理思想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历史资源。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民族之林。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孔子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伦理思想不仅影响了他之后一代又一代的理论思想家们,而且广泛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各族人民,其精华部分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伦理思想无疑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宝贵的历史资源。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在当代依旧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构筑了超越时代与历史的人类理性世界的精神标高,首次标志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有助于我们纠正时俗流弊,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其与时俱新的开放品性,则不仅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资取用和重诠的思想资源,也显示出传统经典和传统文化不绝的生命活力。而其更大的存在价值则在于对时代的理性精神与通变智慧的拷问。我们可以汲取"仁爱"的思想精华 用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继承"孝悌"的合理内容,用以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倡导"诚信"的道德追求,用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等,让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为当代服务。 参考书目: 1、瞿振元、夏伟东.中国传统道德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魏英敏.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M].昆仑出版社,2001. 3、《重释传统》,唐凯麟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8d6e6f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