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儿子——陈忠实 陈忠实,1942年出生于西安市灞桥区西蒋村,1962-1968年,担任农村中小学教师,1965年开始创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成为陕西作协的专业作家,后任陕西省作协主席。1979年以来,陈忠实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报告文学、散文以及创作漫谈50余篇,长篇小说《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 但是在1955年,由于家境贫困,父亲只得让当弟弟的陈忠实先休学一年,供大儿子考上师范学校后再做打算。可这一决定从此改变了陈忠实的命运。他高中毕业那年,“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成绩在班上前三名的他名落孙山,这次打击粉碎了陈忠实的人生规划规划,并将他抛掷回出生和成长的黄土高原。然而,也正是这40年的农村生活,为《白鹿原》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真实素材,根植了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 40多年后,陈忠实回忆起当年,初二的他去办理休学证书的那一段往事,写下作品《晶莹的泪珠》,正是这篇文章让我开始接触作家陈忠实。作品中写道他去教导处办理休学证书,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接待了他。老师反复的询问他家里是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亲戚那儿能不能借一借,最后了解陈忠实家中确有困难,一再叮嘱他将证书收好,跟他约定:“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文中两次描写老师为他休学惋惜而流泪——“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陈忠实文如其名,朴素、忠实的笔法描绘出的却是真挚细腻的情感。最后他说老师的泪“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也发人深省。 陈忠实的作品以1982年为界限,可以分为成长前期和成长后期。前期的作品多为革命叙述,小说以路线斗争,阶级斗争为结构,让小说充满了“硝烟”。小说的日常、家常叙事也有淹没在“硝烟”中的遗憾。尤其是过多的议论,有时与人物的身份不甚契合,显得虚假生硬。但在1982年后,陈忠实的作品有了很大的变化,四部中篇小说《康家小院》、《梆子老太》、《蓝袍先生》、《十八岁的哥哥》都非常精彩。 《康家小院》以一句“没有女人的家,空气似乎都是静止的”开篇,康田生三十岁丧偶,康家小院原是寂寞的、冷清的。现在,康家小院因为年轻、漂亮、善良的儿媳妇玉贤的到来,有了温暖和柔情。这一切从康田生和儿子勤娃的眼里、感受里写了出来。从寂寞到温暖到康家小院的惊雷炸响,这样一个“裂变”,是因为玉贤的“红杏出墙”。作品中玉贤与教员的交往以及情感发展,她被欺骗受玩弄,在娘家受责后的思考与自杀未遂,决心回归与面对勤娃那一份割不断的情……所有这些年轻女性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其细腻,其跳荡,其脉络,其走向,在陈忠实的笔底有了生机、真切的描述。在陈忠实以往的作品中,这应该是第一次。 《梆子老太》中的梆子老太,由于不能生育,使她陷入了“集体歧视”、“集体抛弃”。这注定了她低下的地位,也铸就了她从自卑逆反出的嫉妒。她因此被村民呼之为“盼人穷”。 但是,正是这种嫉妒滋长了她邪恶的报复心理,她想法设法要回击大家。“四清运动”为她提供了最佳机会,她成了运动的积极分子,凭借极“左”登上了村里的权力中心。极“左”通过她在村里制造灾难,肆虐于无辜。“文革”中梆子老太更是直接参与制造了冤假错案,置人于死地。拨乱反正后她仍执迷不悟。最后,梆子老太死了。死了,村民无人抬理,是被她整过的胡长海、胡振武两位村干部动员并参与,埋葬了梆子老太。 陈忠实是这样概括这一人物的:“梆子老太是个复杂的形象。不正常的生活扭曲了她的灵魂,这个被扭曲了的灵魂反过来去扭曲生活。” 《梆子老太》的深刻之处,在于所揭示的,被吃的人也会吃人。这个平时地位低下、卑微的小人物,一旦有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便会兴风作浪。 作品在技巧方面的变化:全篇按梆子老太的命运轨迹和心理扫描来展开,小说并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事件。 小说《白鹿原》时间从清末一直到建国之后,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两大家族祖上是一家,后分了两支。起初两家都很穷,白家祖上靠勤俭持家渐渐富有,因此家风较严,具有传统中国封建家庭“耕读世家”的特点;鹿家祖上忍辱负重,学得一手好厨艺,成为天下第一勺致富,家风较松,有时显得很不厚道。白家后代中规中矩,而黑娃确从小就显现出不安分。长大后,白孝文继任族长,黑娃在外做长工的时候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挤出了村外,在一处破窑安了家,同时这也成了是非之地。黑娃离开后投当革命军,又为土匪,在此期间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在这处破窑偷情。在此白孝文吸上了鸦片,将家败光,随后去异乡谋生。鹿三知道田小娥的事之后以有此儿媳为耻,最终杀了田小娥,后害病,终日被田小娥死时的情形折磨,死去。白孝文在外重新振作,终有一番作为,白灵加入了共产党,黑娃在匪帮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投靠了国民革命军。。。后正式娶妻,性情大变,不断学习,走上正路。。鹿子霖添了孙子,但被民兵作为反动对象打压,家道落寞。。。 《白鹿原》历时六年,长达50万字。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出版20年间,累计印数超过143万册 。作者陈忠实说,希望写一部垫棺做枕的书。 艺术成就:《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它通过设置大量看似偶然的事件,把具体的人物命运和宏大的历史进程连结起来,从而使历史呈现出某种浑沌的状态,具有了生命的灵气。作品始终以人物为叙述中心:事件讲求情节化,人物讲求性格化,叙述讲求故事化,历史文化哲理,都含而不露的化在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中。 在具体的创作中,陈忠实大量借鉴了潜意识、非理性、魔幻、死亡意识、性本能等现代主义手法,从而使情节愈显曲折,突出了人物命运的不可臆测。如魔幻描写,模糊了生者与死者、冥界与人间的界壁,在人与鬼的冲突中来展示人性深处的东西,揭示人性的悲剧、人生的苦难。同时,这种手法还给所叙述的历史带来一种不可预知的神秘性,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仿佛冥冥中有一只巨大的手掌握着人物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 《白鹿原》的题记中引用巴尔扎克的话作为作者小说观念的标榜:“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白鹿原》虽然没去图解历史,但它注重原生态的生活和细节真实,并不是简单的还原,而是力图通过各种势力在原上的冲突和发展,揭示出传统文化的命运走向。陈忠实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做了深刻的思考。 创作特点:①以农村为创作题材;②坚持从平民视角切入题材,在创作中表现出批判精神、人文关怀等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③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吸收现代主义创作技法 到了80年代中后期,陈忠实的创作就已经开始关注特定的文化构成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对人的性格、命运的影响了。他开始叙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叙写那些制约人的意识和行为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陈忠实的中篇小说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以写农村生活为主的 至于《康家小院》,其实也是一部以剖析女性命运为主的小说。书中的女主人公吴玉贤是个典型的传统女性,虽然她接受的是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是却做出了“反传统的事”,他向往爱情,但最后却被爱情毁掉了家庭。而故事的背景也是发生在了农村。 小说中作者用了一种对比的创作手法,就是用以前的事与现在的事发生比较,进而让小说起到了一种让人极其容易发生共鸣的文学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dd0b3bb9f3f90f77c61b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