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笑话的类型及其引人发笑的原因 摘要:本文以《笑林广记》中的笑话故事为主体,将民间笑话划分为七种类型,并分别运用霍布斯、康德以及詹姆斯·萨利的理论观点对各类笑话引人发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间笑话;“突然荣耀说”;“期待落空说”;“游戏情绪说” 民间笑话作为民间故事的一个类别,在民间是流传较广并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而究其原因,无疑在于笑话能使听众(读者)发笑,而笑所带来的突然的轻松当然也是人们无法拒绝的。 我国民间历来就积淀了许多笑话故事,在笑话宝库中,《笑林广记》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颇深的通俗笑话总集。它在宋代就已经问世,并在明清两代广为流传。本文将以《笑林广记》中的笑话为主体,杂以我国其他朝代以及国外的一些民间笑话,来对民间笑话进行一次粗略的类型归纳,并对各类民间笑话之所以引人发笑的原因作一分析。 关于民间笑话的类型,此处分为七类,以下依次举例列举。 第一类,表现道德上的缺陷与缺点的。如《许日子》:一人性极吝啬,从无请客之事。家僮偶持碗一篮,往河边洗涤,或问曰:“你家今日莫非宴客耶?”僮曰:“要我家主人请客,除非那世里去!”主人知而骂曰:“谁要你轻易许下他日子!”;《悭吝》:一人性最悭吝,忽感痨瘵之疾,医生诊视云:“脉气虚弱,宜用人参培补。”病者惊视曰:“力量绵薄,惟有委命听天可也。”医士曰:“参既不用,须以熟地代之,其价颇贱。”病者摇首曰:“费亦太过,愿死而已。”医知其吝啬,乃诈言曰:“别有一方,用干狗屎调黑糖一二文服之,亦可以补元神。”病者跃然起问曰:“不知狗屎一味,可以秃用否?”。 第二类,身体畸形(包括智力的简单)。如《搁浅》:矮人乘舟出游,因搁浅,自起撑之。失手坠水,水没过顶,矮人起而怒曰:“偏我搁浅在深处。”;《呵欠》:一耳聋人探友,犬见之吠声不绝,其人茫然不觉。入见主人,揖毕告曰:“府上尊犬,想是昨夜不曾睡来。”主问:“何以见得:”答曰:“见了小弟,只是打呵欠。” 第三类,破坏成规定法(社会规范与道德伦理观念)。如《咬牙》:有姑媳孀居,姑曰:“做寡妇,须要咬紧了牙根过日子。”未几,姑与人私,媳以前言责之。姑张口示媳曰:“你看,也得我有牙齿方好咬。”;《父多一次》:子好游妓馆,父责之曰:“不成器的畜生,我到娼家,十次倒有九次见你。”子曰:“这等说来,你还多我一次,反来骂我?” 第四类,小灾小祸。如《葡萄架倒》:有一吏惧内,一日被妻挝碎面皮。明日上堂,太守见而问之,吏权词以对曰:“晚上乘凉,被葡萄架倒下,故此刮破了。”太守不信,曰:“这一定是你妻子挝碎的,快差皂隶拿来。”不意奶奶在后堂潜听,大怒抢出堂外。太守慌谓吏曰:“你且暂退,我内衙葡萄架也要倒了。”;《先生意气》:主人问先生曰:“为何讲书再不明白?”师曰:“兄是相知的,我胸中若有不讲出来,天诛地灭!”又问:“既讲不出,也该坐定些?”答云:“只为家下不足,故不得不走。”主人云:“既如此,为甚供给略淡泊,就要见过?”先生毅然变色曰:“若这点意气没了,还像个先生哩!” 第五类,联想到下流之事(荤笑话)。如《拜堂产儿》:有新妇拜堂,即产下一儿,婆愧甚,急取藏之。新妇曰:“早知婆婆这等爱惜,快叫人把家中阿大、阿二都领了来罢。”;《床榻》:有卖床榻者,一日夫出,命妇守店。一人来买床,价少,银水又低,争值良久,勉强售之。次日,复宋买榻,妇曰:“这人不知好歹,昨日床上讨尽我便宜,今日榻上又想要讨我的便宜了。” 第六类,心理预期与实际表述之不同。如《酒馆里》:酒馆里,一个老头儿眼含着泪水喝着闷酒,善良的店员走过去问她缘由。“上周我和一个年轻可爱的寡妇结了婚”,“她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她又会做菜,又会缝纫,对我也好”,“那您哭什么?”,“我找不到家了”。 第七类,俏皮话和妙语。如《野味》:甲乙二士应试,甲曰:“我梦一木冲天,何如?”乙曰:“一木冲天,乃‘未’字也,恐非佳兆。”因言己“梦一雉贴天而飞,此必文门之象,稳中无疑矣。”甲摇首曰:“咦,野(也)味(未)。”另一则为:一位牧师的布道冗长乏味,教徒们很想文雅地表示自己不耐烦的心情。他们于是便说这牧师的演说“非常动人”(very moving)(因为“动人的”(moving)一词有着双重含义)。 以上即是对民间笑话所作的七种类型划分。在类型背后,进一步探讨民间笑话引人发笑的原因。而在这之前,先要对“笑”作一正名。 “笑”这个字在中国古代学者的认识中,是一个会意字,有嬉戏之意。而在西方学者的观念里,笑首先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现象,如古希腊医学家波西克拉底斯将人之性格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黒胆质和黏液质四类,并认为多血质的人易笑也善于笑,而黏液质的人却不易为感情所动。第三类情况是把笑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团结社会人群的意义,正如洛伦兹所说:“笑(作为幽默的公开表达形式)在参与者中同时可以产生出强烈的伙伴感情和对局外人的一致攻击性。对相同事物的开怀大笑可以形成一种紧密的默契,恰如人们对相同观念所报以的热情。笑在形成默契的同时也就划定了一条界限。如果你不能同别人一起笑,你就会有局外人之感,即使笑并没有针对你自己或针对任何事物,也依然如此。”①最后是笑在文化方面的意义,这里便有格罗强所认为的:“一个孩子,当他的身体能够自如或近于达到这一点时,他便开始大笑了。肠胃之气是捧腹大笑的先声。而当小孩的话语取代形体语言时,他开始理解机智风趣的玩笑和戏谑。尽管这一阶段的象征只是‘傻瓜式’的戏谑;不过双关语正是这阶段后期的残存物。第三个阶段,并非人人都能达到。在这个阶段里,以幽默自娱标志着感情的成熟,以及对情感的驾驭。幽默的人最终可以在自己身上体现出一位善良、和蔼、宽厚的母亲形象,他多多少少总希望原谅她那犯上作乱、屡屡作恶的儿子,而宁愿对自己的烦恼、苦闷一笑了之,置之不顾。”② 那么,人为什么发笑?范围缩小一点来讲,民间的笑话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笑?这里将主要运用三位西方学者的观点来进行分析。 第一种观点是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他对笑下了如下定义:“笑的感情不过是发见旁人的或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感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人们偶然想起自己过去的蠢事也往往会发笑,只要那蠢事现在不足 ①② 引自【美】保罗·麦吉:《幽默的起源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美】格罗强:《在笑之外:一篇摘要》,见【加】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第169、17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817f39af1ffc4fff47ac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