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时记忆的编码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1、听觉编码 人们通过研究语音类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康拉德(Conrad,1964)在研究中用视觉方式依次呈现B、C、P、T、V、F等辅音字母,要求被试严格按顺序来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在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如E和F)很少发生混淆。这说明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 默多克(Murdock,1961)的实验证实了这种作用。他用听觉方式先向被试分别呈现三组不同的材料:第一组是由3个辅音构成的三字母组合如PTK,第二组是由3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如HAT(帽子),第三组是3个单词如EAR(耳朵)-MAN(男人)-BED(床),然后让他们进行回忆。结果表明,三字母组合与3个字母组成单词的回忆成绩差不多;而回忆3字母单词比回忆不相关的3字母组合的成绩要好得多。这说明一个单词是一个熟悉的单位,通过组块能大大提高对一系列字母的记忆数量。 2、视觉编码 有研究者(Posner,1969)让被试判别两个字母是否是同一个字母。两个字母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音和形都一样(如AA),称为同形关系,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音一样,而形不一样(如Aa),称为同音关系。两个字母的呈现方式分为同时呈现和先后呈现。结果发现,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关系的字母反应更快;当间隔一两秒呈现时,同形关系和同音关系的反应时间没有差异。研究者认为,由于同形关系比同音关系具有形的优势,因此只有在依靠视觉编码进行编码的作业中才会出现这一优势。由此可以推断,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 有实验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等,倾向于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聋哑人在他们的短时记忆中,回忆时出现混淆的主要是视觉性的或者意义性的。因此,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似乎是随着记忆材料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比较复杂的,斯腾伯格(S.Sternberg,1969)的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向被试呈现短时记忆容量以内的、不同长度的数字系列,接着马上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要求被试判断探测数字刚才是否出现过,并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反应,被试的反应时间是重要的衡量指标。斯腾伯格认为,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目的检索可能有三种方式 . 1、 平行扫描 是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检索。那么无论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有多少,检索的时间都应该是一样的。 2、 系列自中断扫描 是对项目逐个进行检索,一旦找到项目就停止检索。那么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越多,反应时间就会越长。另外,由于找到目标项的搜索不需要再对剩余项目进行检索,因此其反应时间要比找不到目标项目的搜索反应时短。 3、 系列全扫描 是对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再作出判断。这种提取方式下,反应时间仍将是项目长度的函数,但由于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都要对全部项目进行搜索,因此它们应该具有同样的反应时间。 斯腾伯格的实验表明,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的方式进行的。另外有实验(小谷津,1973)表明,如果记忆的项目是比较长的有意义的词、句子、文章,由于扫描的时间较长,短时记忆中信息是以系列自中断扫描原则进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a5d662d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