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时间:2022-05-22 17:1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复习要求:

能准确领会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复习提示:

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可以临时改变用法和词性),有些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必须在复习中着重指导学生“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其方法大致有: 1、找出前后文中的有关语句——明确词义。

这是指有些词义已包含在或直接出现在文章里,只要联系前后文加以明确就行了。比如:《马踏飞燕》中的“构思奇妙”这个词,只要引导学生读读后一句“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在快速奔跑”,学生就把握住词义了。有时,这种情况还有些变化,比如《将相和》中有“完璧归赵”这个词语,但课文中只有“把和氏璧送回赵国”,那就“完”没有解释,其实转个弯词语的意思也就有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想一想送回的“和氏璧”是怎样的?学生就能归纳出完整的词义:把和氏璧完整无缺地归还赵国。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3、借助前后文决定取舍——选准义项。


有些词有多种义项,在文章中究竟取何种解释,就地“借助”前后文,把词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要注重让学生有一个根据查字(词)典得到了多种义项,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对照文章,恰当选择的思维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把选择的词义,放到句子中检查是否合适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中,词意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在中国的语言中,有很多精炼简洁却含义丰富的词语,成语就是最好的例子,往往四个字就能表达深刻、多层次的意义。要掌握这些词语,我们不能死记硬背,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巧记。现在,给大家介绍几种巧记词义的方法。 一、串字成句法

有些词语,只要将组成这一次的几个字中间再加入几个字,串字成句,就是他的词义。如“争先恐后”便可解释成“争着抢先唯恐落后”;“舍己为人”便可解释成“舍弃自己为了别人”。 二、突破难字法

有些词义中,有一两个字较难理解,只要突破这一两个难字,其次一边一目了然。“心急如焚”期中“焚”字较难理解,通过查字典得知“焚”“火烧”因此,“心急如焚”的词义便是“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又如“各抒己见”,把其中的“抒”和“见”弄懂了,词义就清楚了。“抒”即“发表”,“见”即“意见”,因此,“各抒己见”的意思就是“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引申理解法


有些词语含义较深,不能单从字面上来解释,而必须深入思考,引申理解。如“掩耳盗铃”不能简单理解为“捂着耳朵偷铃铛”,而必须进一步思考:“捂着自己的耳朵偷铃铛难道他人听不见吗?”于是就引申出这个成语的词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巧妙的记忆词义的方法还很多,以上几种都是一线老师和同学积累总结出来的实用方法。同学们还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也可以摸索出很多的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35de584b73f242336c5f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