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 题记: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胜利。(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7页,后凡引自此书,只标明页码)从微观上来说,教学的过程本质就是通过教逐步到达不需要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通向不需要教的详细步骤。比方,大到一篇文章,小到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的学习,最终都要到达由同学自己能够独立来完成的力量。老师的任务就是擅长引导启迪,俾同学自奋其力,自致其之,非谓老师滔滔讲说,同学默默聆受。(第725页)这种力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老师必需树立长远的目光,从教学的点滴做起,时辰为这种抱负的境界做准备。所以,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贯彻按部就班的教学原则,使同学渐渐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第471页)叶老这一教育思想的深入之处就在于:教育不为过去,不为如今,而为将来。说白了,老师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乃至将来为孩子将来的生存做准备(柏拉图)。对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你研讨在所作的工作跟要取得结果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整1 得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今天所作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对它作出评价。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规律之一。它要求我们一直以长远的目光来看问题。(《给老师的建议》1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可以说与叶老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说明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耐烦陪伴,静待花开。同时,教育又是进展人的心灵的工作,是促进人生命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只看考试的分数,同学将来要靠力量来生存,所以,我们的教育决不能带有功利思想,要把提高同学的力量作为重点来抓。时下,我们研讨同学进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教学改革,查找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完成的方式,就是要求全部的教育工要树立长远的目光,从教会同学做人,教会同学独立学习做起。假如说,在这条改革的路上要找到一个理论支撑的话,那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仍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准绳。同时,我们也不难把握,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根本精神与当前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3ffa59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