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死亡语言禁忌比较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翻译103班 罗丽莎 2010220812 中日死亡语言禁忌比较 语言本来是劳动创造并与劳动生产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但是在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理解的环境里,语言往往和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的福祸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语言成了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会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会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 而在众多的语言禁忌中,死亡则可以认为是人生旅途的终点。在人的一生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如此, 自古至今,“死亡”一直都是被忌讳的重要对象之一。 在日本文化中,最早的有关“死亡”的忌讳语出现于平安时代的伊势斋宫, 这些忌讳语被称为“斋宫忌词”。“斋宫忌词”是神官害怕因冒犯神意招致灾难的发生而避免使用与佛教有关的词语。“斋宫忌词”共16 个,其中与“死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主要有7 个。它们分别是: “ナオル( 直る) 、ヤスミ( 休み) 、シオタレ( 潮垂れ) 、アカアセ( 赤汗) 、ナヅ( 撫つ) 、クサビラ( 草片·葺) 、ツチムラ( 土叢) ”。 对此, 有如下解释: “‘ナオル’是‘死亡的对立表现’,‘ヤスミ’是‘因病而卧病在床’,‘シオタレ’是‘因泪而沾湿了袖子’,‘アカアセ’是‘血的比喻表现’,‘ナヅ’是‘打’的对立表现,‘クサビラ’是死兽的比喻表现,‘ツチムラ’是墓的表现”。 其中生病了卧病在床,表示极有可能患有重病因而让人联想到死亡;有人去世时,亲友的泪水也会沾湿袖子;而死亡的发生极有可能伴随着血液因为又被称作血的比喻表现;死兽即让人想到死掉的动物尸体;墓地更是直接让人联想到死亡。 而在古代中国,当谈论到死亡这一话题时,除了最直白的“死”之外,还有“亡”、“丧”、“没 ”、“卒”、“殂落”等说法。其中“亡”来源于“亡之本义为逃,引申之则谓失为亡,亦谓死为亡。孝子不忍死其亲,但疑亲之出亡耳,故‘丧’篆从哭亡。”而“丧”是“从 哭从亡会意”,是说亲人去了另一个地方,不再与自己一起生活了。而婉称大夫之死的“卒”,是由“终”义直接引申而来的,后世也衍化为一个泛指各种人死亡的通称婉语。在《书·舜典》之中也有“(尧)帝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一句用以叙述尧帝去世。 在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着存在着严密的身份等级制度,因而对于“死亡”的称呼因人而异, 因阶层而异。 当时中国的“天子”相当于日本封建社会的“天皇”,天皇和皇后的去世时,为表示尊重应用“崩”。当时日本的将军和大名应该相当于中国的诸侯,他们去世时,应用“薨去”一词。而“卒”则可以用于职位低于诸侯的人,也就是日本的高级将领去世时。相对应的,“庶人”作为封建社会中地位最低下的群体, 就只能被迫使用“死亡”这个最直接的词语。 而在中国,《礼记·曲礼( 下) 》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 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由此可见古代日本深受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也被传入到日本,连依据身份地位对“死亡”的不同称呼也与古代中国基本相同。 由于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死亡都是人生中必要的过程,因为在现代文化中有关死亡也有众多形式多样的忌讳语。 在现代日语中关于“死亡”的忌讳语从表现形式的构成可以分为汉语词汇、和语词汇和惯用短语。 汉语词汇方面, 主要有“崩御”、“薨去”、“逝去”、“入滅·滅度”、“永眠”、“昇天”、“他界”“物故”等等, 它们的语感不同且使用场合也有所不一样。比如, “崩御”是对天皇、皇后等去世时的敬称。“入滅·滅度”是对高僧去世时的说法。不管怎样, 这些词都是在避免直呼“死亡”的表现形式。 和语词汇方面, 主要有“スグ”、“スギル( 過ぎる) ”、“ユク( 逝く) ”、“ハシル( 走る) ”、“マイル( 参る) ”、“タオレル( 倒れる) ”、“マルブ”“コロブ( ぶ) ”、“マカル( 罷る) ”等。 惯用短语主要用于丧事和吊唁等场合, 主要有“幽明境を異にする”、“白玉楼中の客となる”、“黄泉の客となる”等富有文学色彩说法和“おなくなりになる”、“おかくれになる”、“およろしくなかった”、“お山へ行く”等表现。另外, 还有“ 命を捧げた”、“最後の一滴の血を流した”等称赞说法。 而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对“死”字的忌讳从而衍生出的关于“死亡”的说法据统计也共有两百多种。 对于“死亡”的雅称便有:“辞世”、“与世长辞”、“辞去人世”、“百年之后”、“寿终正寝”(男)、“寿终内寝”(女)、“成为故物”、“呜呼哀哉”、“已故”、“作古”、“大去”、“仙逝”、“安眠”、“安息”、“往生”(佛家语,指到另一个世界生活)、“驾鹤西归”、“碧落黄泉”、等。 当憎恶的人死去时,便可以说:“挂了”、“领便当去”、“溘了”、“见阎王”、“回老家”、“归西天”、“断气”、“数尽”、“完蛋”、“翘辫子”、“吹灯拔蜡”、“杆儿屁著凉”、“一命呜呼”、“挺腿儿”、“挂晚了”、“下地狱”。 而当敬爱的人去世时,则有“逝世”、“去世”、“长逝”、“溘然长逝”等褒义说法。 另外,在宗教中对于“死亡”也有不同的阐述,佛教中和尚、尼姑死称为“圆寂”、“涅磐”、“坐化”等。道教中道士死则成为“羽化”、“登仙”、“兵解”等。而天主教或新教教徒去世时则可说“释劳归主”、“魂归天国”、“荣登天国”、“主怀安息”、“蒙主宠召”等。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 有关“死亡”的忌讳语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 “死亡”是一种社会现象, 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随着科学的普及, 人们对未知世界逐渐了解; 对“死亡”忌讳意识也在渐渐淡薄。但只要存在着必然的且未知的状况, 人们就有可能对它们存在忧虑或恐惧心理。因而, 作为一种保护意识和不断摸索的认识过程, 有关“死亡”的忌讳语也将长期存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5df5d249649b6648d747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