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魔方与爱的维度随笔 文字的魔方与爱的维度随笔 读赵彬馨女士散文,又欣赏其新浪博客,见有“相信文字相信爱”之句,于是心有所感。将文字和爱作为相信的对象,这正是女作家常有的信念和取向。 据说远古时代仓颉先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鸟兽之迹,了然于心,于是造出汉字。这一下可了得,“天雨粟”而“鬼夜哭”。为何有这两个怪现象?学者解释,前者表明一旦有了文字,人类生产力会大大发展,劳动效率会大大提高,出现天上掉馅饼之类的奇迹;后者表明一旦有了文字,人类精神文明也大大向前推进,思维能力非比寻常,鬼怪妖魔再也不容易害人,所以如丧考妣,黑夜痛哭。仓颉先生于是成为字圣,备受炎黄子孙敬仰膜拜。 有了文字,就有了文章,用于交际、记录、欣赏和传播。数千年的文字史,就有数千年的文章史文学史。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李杜诗,苏辛词,脍炙人口千百年。这实在需要多读多练,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诗圣杜甫深知其中三昧,道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十字真言,还说自己也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真是非同小可。千锤百炼,呕心沥血,无数作家诗人都是这样从事创作,才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文章。 作为青年作家,赵彬馨女士还没有写出老杜那样的诗,《史记》那样的文,《红楼梦》那样的小说,也就谈不上“惊天地泣鬼神”;但文章字里行间,看得出她的热情、喜爱、执着、坚韧。文字如跳动的`小精灵,活泼可爱: 在大连,视线终于可以透彻地穿过远方直到极点,滨海路满山的树和花开满了极尽妖冶的色彩,染得这一片海满眼绚烂,我们像是在梵高的一片暖色调里穿行,哲学老师说过只有疯子才用那么疯狂的颜色,那么,我的眼睛一定也疯了。 赵彬馨女士写过许多游记,夹叙夹议,抒情色彩浓厚。关于大连,寥寥几句就点染出这座国际知名的远东滨海大都市的特色。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个才女,这个才貌双全的女作家,这个相信文字相信爱的青春歌手,就是这样行动着。她的《菊作太阳桂作雨》,就这样且行且歌,在沈阳和青岛之间,渤海湾之游,留下这样清丽可读的文字。 古来诗人作家,大多热爱家乡。李白低头思故乡,杜甫月是故乡明,真是让人百转千回,去意徊惶,深思回味不已。就在湘西本地工作的赵彬馨女士,没有那么沉重深刻婉转缠绵的思乡病和思乡曲,却也忍不住笔下出现魂牵梦绕的乡间和乡间的童年。童年生活几乎是所有人都爱回想的,无论是小时富足还是穷苦;富足自不待言,而贫穷,由于事过境迁,过滤掉许多辛酸,往往只留下温馨温情的回忆。《老屋》里,才女回忆乡里各种风土民情,而童年趣事总是重点,外婆又是童年趣事的重要人物,小才女将老外公的鞋子踢上屋顶,老外婆则将他酣睡中张开的嘴里塞上猪草,这类恶作剧总是有喜剧色彩。 童年的每个冬夏我都可以留在这里。夏天,可以在院子西头的那棵大桑树下乘凉,在溪沟里抓螃蟹,抓野兔子、挖野菜,享用老屋后面那座大山的所有恩赐;冬天的时候,在留着稻茬的田里,放肆地追闹,随着腊月年味渐浓,院子里的亲友们要一起打糍粑,杀年猪,我们则可以围坐在火坑旁烤香肠、烤红薯。 有这样的童年可以回忆,当然是温馨温情的。毕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长大的女作家,毕竟是新时期的湘西农村,况且丰年腊月足鸡豚,那份自由安闲让人满心欢喜。 据我的偏见,青年女性往往缺乏历史感,青年女作家也不例外。但赵彬馨女士似乎不是这样,她对湘西的自然风光赞不绝口,对乾州小城的雨景深情款款;而对两千多年前的里耶古镇以及它的考古大发现,歌颂不已,感叹不已: 酉水静静流淌了数千年,楚国西塞的迁陵今天安逸、祥和,丝毫捕捉不到古战场的惨烈悲壮,若不是这些文字,若不是这口古井,任凭始皇帝对文字和百家学说的残酷,今人当真触摸不到秦王朝的往事。看到这自里耶而出的枚秦简改写教科书中的“历史”,不由惊叹——时间总会给人惊喜,公元2002年,那个叫做“迁陵”的绝色女子终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2a2878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