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精神分析视角看女性主义

时间:2023-01-13 08:2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由精神分析视角看女性主义

作者:李婉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3年第03

要:女性主义一度成为20世纪文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得到了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性别学者、作家等人的关注。这个潮流从要求女性获得选举权等政治权利解放开始,慢慢的波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弗洛伊德所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和运用,可以说是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潮。通过精神分析的视角,可以看到20世纪女性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20世纪文学理论分类中,有两类文论与其它文论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一是精神分析文论。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通过把对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等文学品的分析和精神病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开创了这一文论体系。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来宣泄受压抑的性欲。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宣泄,就会扭曲成精神病人。他还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由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一对矛盾体运动所构成的,而生命本能即性本能是建设性的,它导致新生命的诞生,使生命生生不息。男性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男性的阳具才是具有创造性的,而女性是被阉割的。

女性主义作为20世纪文论特殊的一支,与精神分析息息相关。许多女性主义者通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质疑、反对、吸收来提出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不仅仅与女性要求解放和在文学创作中被正视的诉求有关,也与20世纪以来的政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女性主义批评分为两个阶段:一、女性主义批评初潮是以伍尔夫和德·波伏娃为代表的女权运动。在这一阶段,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二、二潮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批评,她们是2060年代中后期解放主义运动形成的一个产物。尽管二潮女性主义继承了初潮女性主义的所有领域为争取妇女权益而进行的斗争,但它的强调重心却转向了生殖的政治、女性的体验性的差异性性,把这些作为一种压迫的形式和一些要赞美的内容。

弗洛伊德的有关潜意识形成过程的理论,既成为了女权主义攻击的众矢之的,又成了女权主义者借用的理论源泉之一。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性欲是作为本能而存在的,即人类从一出生便拥有性欲。儿童经历了口唇期、肛门期、阴茎期。首先,婴儿的性感区是他的嘴巴,婴儿通过允吸母亲的乳头来完成其性行为;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它的性感区开始发生作用,他们逐渐进入肛门期,这一时期他们通过肛门的摩擦和用力来完成其性行为;随后进入阴茎阶段,与生殖期不同,因为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子是通过阴蒂(阉割了的阴茎)来实现性欲,而不是她们的生殖器阴道。这个阶段被称之为前俄狄浦斯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儿童受到享乐原则的支配,他们还不曾意识到性别的差异。这个阶段儿童所感受到的是与母亲的二元体,对母亲产生一种乱伦的欲望。但进入俄狄浦斯阶段之后,父亲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二元体,面对父亲男孩


子怕被阉割,于是压抑了其对母亲的性欲,所有性欲都进入了潜意识。而弗洛伊德在对女孩子经历的俄狄浦斯情节(埃勒克特拉情节)的阐释中,体现了他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他认为男性的阴茎是具有创造性的,女性的阴蒂是阴茎阉割的结果,女孩子生来就是被阉割了的,对男孩子的阴茎具有阳具崇拜。对此伊格尔顿批评道:小女孩经过俄狄浦斯情节过程的情况远不是那么直截了当。应该毫不迟疑地说,最能代表弗洛伊德自己的男性支配社会的地方,莫过于他对女性性行为感到迷惑不解——他曾把女性性行为称作黑暗的大陆正如伊格尔顿所言,弗洛伊德的性别歧视表现在他对于作为主体的女性的性行为的忽视,他的所有理论都是围绕男性展开的,他认为男性的发展史便是整个人类的发展史。

弗洛伊德的以男性为主体的理论,受到了大部分女性主义者的批评。凯特·米利特对弗洛伊德的性感区的界定提出了批评。她认为,心理分析是生物学上本质主义的一种形式,一种将所有理论推演为遗传的性特征的理论。也就是说,米利特借鉴了科学中区分 性别重要观点:是生理决定的特征;而性别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指文化上要求的性别身份。而斯皮瓦克对弗洛伊德的这个界定则是以一种修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她认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子宫嫉妒,即我们也许可以点明在一种意识理论的生产过程中也留有子宫嫉妒的痕迹。实际上,在这里斯皮瓦克用子宫嫉妒代替了阴茎崇拜以反过来界定男性的方式来对抗男性对女性的界定。她是这样解释的,想象一种女性崇拜物,就会明确子宫嫉妒的概念。如果说在历史性别诸种决定因素的明显作用下,典型的男性崇拜物是菲勒斯,它被给予母亲又被收回(见弗洛伊德《崇拜物》一文),那么,当女性想象力向男性文化所尊崇的部分寻求一个称命时,很可能便会创造一种女性崇拜物,它具有将子宫给予父亲复又收回的功能。而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是对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潜意识形成过程理论极好的应用。她认为,女性的确存在着弗洛伊德的女性定义理论所提出的那些问题——女性的自恋、女性的对象性等。她认为这些问题在女性身上存在是男权社会所造成的,她呼吁改造将女性变成对象的社会,而不是将矛头直指向弗洛伊德的理论。

从神话到圣经再到后来的男性话语权文学,女性一直被作为他者甚至是边缘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可以说女性自我认知,自我解放的道路将一直继续下去。女性主义对于精神分析批判和运用的复杂性,一方面是由于女性主义文论的理论主张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另一方面是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理论的渗透,以及精神分析学科自身存在着的变化发展过程。但不论怎样,无可否定的是精神分析理论构成了女性主义文论的重要背景之一。

时至今日,女性主义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已不是简单的否定和借用,而是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结合当下多元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建构一个两性平等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拉曼·塞尔登 彼得·威德森 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李婉(198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647fa9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