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展示 (1500字)

时间:2022-08-30 17:05: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展示: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调查 ——以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为例 市场营销09-2 胡夏园 摘要:本文就目前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提出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对策;调查

一直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把发展农村经济与农村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改善、提高农民环境意识结合起来,达到依靠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进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通过对东阳市魏山镇的调查发现,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现象十分突出,并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1、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相当严重。

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目前在魏山镇,按照耕地面积计算,每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40千克/亩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过量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而设定的安全上限(15千克/亩)。每年农药施用量也极高。由于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局限性,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土壤造成水体的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城郊蔬菜农业的发展,大棚农业普及,塑料地膜的大量使用,“白色污染”正在加剧。据调查统计,2005年,魏山镇地膜的使用量达1950多吨,地膜土壤平均残留量达2.5千克/亩。 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严重。部分地方仍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

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栽培等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饲料和肥料的大量投入和不当管理成为导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呈量大、面广、危害大、生态压力重四大特点,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2、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群众生活需要,人畜粪便很少回田,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沟渠。经调查,目前每年魏山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达90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水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了灌溉农业和水产渔业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魏山,由于近1/3的湖泊、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产养殖受到严重威胁。 农村生活垃圾已有过去易自腐烂的菜叶、瓜皮等发展为塑料袋、碎玻璃、建筑垃圾和腐烂植物的混合物,不可降解的成分大量增加。露天堆放的垃圾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防疫,又成为新的疾病传染源。垃圾基本无收集和处理系统,随意弃置的现象非常普遍。未经处理的垃圾被雨水冲入河道,又再次污染了河水,导致水污染加剧。 3、乡镇企业基本无环保设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产品选择失当、企业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工艺技术比较落后,缺乏防治污染的有力措施等。乡镇企业领域中的建材、冶金等部分


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普遍增长较快,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尽管这些行业的增速因宏观调控而有所下降,但仍处在相对高位。加工制造业增速最高的分别是选矿业和黑色金属冶炼,而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发展相对较慢,环境和资源压力很大。

二、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1、小集镇和农村聚集点的规划、建设与环境保护设施的滞后,造成人居环境污染。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乡镇在新聚集点规划中,忽视了土地、环保等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集镇和聚居点沿公路发展,形成沿马路的带状聚集,有的还和工业区混杂。 2、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来源不足,造成污染治理不力。必须注意到,城乡环保分治方式有着严重不公平现象。城乡两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和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入到工业城市,而农村从财政等相关渠道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资金,更难以申请到污染防治专项治理资金。乡镇和行政村普遍财源不足,难以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3、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滞后。

目前,农民本位意识较强,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加上县级环保部门管理人员的不足,乡镇一级环保管理人员多为空白或虚设,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的现象,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基本是空白,农村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和对策 1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环保规划先行,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协调,从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逐步推行新农村建设前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推行行政一把手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制度。乡镇企业法人对本企业影响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并且,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实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2、加强环境保护机构的能力建设,完善农村环保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建议各乡镇在“十二五”期间要将农村环保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乡镇与村级环保监测点和建设全面的预测评估体系。

3、利用循环经济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一要应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面源及点源污染;二要以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建造各种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实现农业经济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循环利用型转变,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4、多方扶持建立乡镇企业和农村聚居点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全面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政策。推行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参照“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采用“城市环保反哺农村环保”的方式,建立县、乡两级财政专项环保转移支付,解决行政村环保资金缺乏的问题,并将该治理资金统一调配。而农村聚居点公共服务资金则有各行政村村民代表会议研究筹集和使用。

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降低乡镇企业和农村聚居点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为专业污染治理公司留出市场化运营生存空间,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政府要与科研单位联合,在摸清污染状况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环境状况,开发适时适地的实用型、低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5加大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相关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开设环保课堂,开展环保活动。使得农村的居民从小就形成环境保护意识。重点开展以改水、改圈、改厨、改厕、改垃圾堆放和村庄绿化为主


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并加强农业生产污染控制,进行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 农村的环境保护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很重要的领域,也是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的薄弱环节。在启动新农村建设计划的同时,加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乡村的各种创建工作。正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方针指出的,“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上日程,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农村建设的道路。 参考文献:《无机化工生产相图分析》作者:吕秉玲 《东阳统计年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7141299e314332396893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