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社会学评论 第六辑:社会转型与新生代农民工,沈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短工化”——农民工就业趋势研究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困境与行动——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民工生产体制”的碰撞 亚当·普沃斯基,无产阶级的阶级形成历程——从卡尔·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到最近的一些争议 汪建华,新工人的生活与抗争政治——基于珠三角集体抗争案例的分析 石文博,L钢事件与国企工人阶级意识再造 孟泉,谈判游戏中的“说和人”——以DLDA区工会为例 刘明,新疆社会转型中维吾尔族劳工生产探研——以喀什棉纺织厂为例 黄斌欢,跳跃式换工——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体制与就业策略 李蓝天,老乡关系与车间政治:地缘团结形成的模式比较——以两起代工厂抗争事件为例 第五辑:面向社会转型的民族志,郭于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郭于华,从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 晋军,两种环保小世界:社会转型期中的民间环保组织 亓昕,欠薪体制与建筑工的分化——建筑工地劳动过程的民族志 孙湛宁,公共事件的制造——B市茉莉园小区业主诉讼维权的民族志文本 吕鹏:底层生产的实践逻辑及其固化机制——中国城市“新失业群体”的一份文化民族志 布洛维,新古典社会学:从共产主义的终结到阶级的终结 伊亚尔、塞勒尼、汤斯利,后社会主义理论的乌托邦与新古典社会学对历史的反讽视角 塞勒尼,关于诸转型的一种理论 沈原、闻翔,转型社会学视角下的劳工研究:问题、理论与方法 吕佳龄,权利还是权力——劳工NGO维权策略与机制的个案研究 斯彭,迈向工人阶级形成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金元,韩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郭宇宽,奢侈消费与商业合作——温州草根商人群体的“街角青年”化 布迪厄、波特斯基,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教育需求的变化 2002年卷(总第4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彭玉生,中国的村镇工业公司:所有权、公司治理与市场监督 左际平、宋一青,农业女性化与夫妻平等:性别与发展研究的一次木土化尝试及其政策思考 平萍,为什么内部市场机制为失败--对一个国有企业组织形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陈佩华,生存的文化--通过私人信件透视外来工人的生活 甘泽布姆特莱曼、乌尔蒂,代际分层比较研究的三代及以后的发展 刘继同,贝弗里奇与“中间道路”福利理论综介 严洁心,香港街头性工作--性别与社会组织 吕炳强,死:社会学的反话题 书评 刘新,为了忘却的纪念:一个关键研究个案的批判性评论 海外华人学者讲演录 刘金云,“9.11事件”给美国公众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 丁学良,“政府公开与公众参与”学术研讨会局面发言 总第3期,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 王甘,深圳歌舞厅:文化的领地 翁乃群,“艾滋病”的社会文化建构 景军,农村儿童养育中的文化权威问题 张小军,传统文化生产中的象征性实践 朱健刚、谭凯,工作、权力与女性认同的建构——对广东一家外资企业的中国白领女性的个案研究 程关宝,从民俗到民族——地方文化与国家认同 刘丹,祠堂的发展与变迁——以江西流坑村为例 段伟菊,大树底下谁乘凉——《祖荫下》的族群认同 萧凤霞,廿载华南研究之旅 文思理,民族志的回顾与思考 陈志明,王筑生《景颇——云南高原的克钦》(书评) 特辑2,鹭江出版社,2000年 边燕杰、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 罗家德,人际关系连带、信任与关系金融:以嵌入性观点研究台湾民间信贷 晋军,“外人成本”与过度资本化:消极社会资本理论 罗红光:实然与释然——从人类学看社会科学之方法论 张静,“雷格瑞事件”引出的知识论问题 李友梅,“组织田野”的社会学探索 左际平,改革中城市“家庭抚养”的性别建构 李明欢,“存异”与“求同”:20世纪初叶西欧唐人街形成的文化反思 郑路,生命历程的研究范式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王春颖,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开发的法律基础 丁学良,转型社会的法与秩序:俄罗斯现象 特辑1,鹭江出版社,2000年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订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 马明洁,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 应星、晋军,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 伊莎白、麦港,分歧与协议:分析社会规范变迁的一种研究路径 郑也夫,领地、亲族和共同体 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 裴晓梅,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老年人家庭关系初探 景军,社会转型与儿童食品 秦海、徐颖,“东亚奇迹”、新儒教与文化变迁 张小军,《银翅》:中国的现象人类学?——兼论人类学的本土化 丁学良,“你敢写中文?”——英语学术界的研究产品发表制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c98deb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