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制内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时间:2023-01-19 06:2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体制内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作者:张美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7年第9



一、前言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体制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政府最为典型,处于核心圈,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而国有企业则处于最外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与之相应,体制外更多表现出灵活性,伴随而来的还有风险性、低福利性,以及对社会或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弱。”体制内人员,主要是指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行政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此外还有部分国企高管。

二、对比

(一)国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主体,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深化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满足时代要求,大多数国企已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在人事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且积极地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努力。相对于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引才机制更为规范灵活。与其他两种体制内组织相比,国企的人才引进不受编制、统一公开招考程序等因素制约,可以自行根据行业和岗位特点制定招聘程序,设置招聘考察要素,利用市场人才招聘平台,达到广纳贤才的目的,可以确保人岗匹配度更高。二是薪资待遇更有竞争力。国企人才的薪资待遇主要根据内部分配制度制定,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可以自行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资待遇。三是培训管理更有针对性。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与岗位实际结合更为紧密,学以致用性更强。其不足体现在:一是行政化倾向仍然存在。二是内部人员调配和轮岗机制僵化,不利于人才成长。三是“业绩为主”的导向下,对人才队伍培养的关注度偏弱。

(二)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部门的分支机构,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和专业性。鉴于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间天然的纽带关系,使事业单位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仍较多地处于传统人事管理阶段,部分工作在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比如聘用合同管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一是人才管理规范性较强。比如具有规范统一的招考程序和工资分配机制。二是实行职称管理,多年来集中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不足体现在:一是行政化倾向仍然存在。“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用人权,事业单位仅仅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事业单位仅仅代表国家管理国家分派到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执行有关人事制度与政策”。由于受主管部门管理,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班子成员之间的流动均由主管部门负责。二是考核分配机制激励不足。考核流于形式,分配仍然存在“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挫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三是人员进退流转机制不畅。

(三)政府部门。随着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建立,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逐步从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中分离,成为一套独立的运行体系。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一是对干部人才队伍的培养较为重视,干部轮岗交流相对较频繁。二是对干部人才队伍的管理,从招考、工资、培训、考核和监督管理均有成文的管理规定。其不足体现在:一是干部的成长受多重因素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有较强的局限性。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发展不均衡,公开招考相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较成熟。三是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较为单一,人才培养强调共性多,突出个性少。

三、结论




通过对比三种体制内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得出结论:相比而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在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最具有优势。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员职务晋升密切相关,实质上为干部管理,具有政治性、行政化,自主权少的特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中间状态,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将会更具针对性,更有利于突显其专业性和服务性。

鉴于此,由于国有企业在薪资和引才机制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需要编制、财政、组织、人社部门的通力配合,创新引才方式。以事业单位为试点,加强与市场化引才模式的接轨,吸纳有抱负、敢于奉献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进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政府部门引才可面向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调任,逐步打破身份管理限制,吸纳高层次优秀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d3a385a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