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唐诗中的羞愧之心 作者:黄家麟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42期 摘 要:羞愧和善良都是人类最可贵的品格。各个朝代的诗词都不乏对这两种品格的描述,本文着重对唐诗中羞耻之心进行分析,并由诗及人,以期使人得到启发。 关键词:唐代诗歌 品格 分析 羞愧和善良都是人类最可贵的品格。心怀善良,就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悲悯贫穷,同情弱小;心存羞愧,就能够严于律人,宽以待人,积善行德,施恩与人。唐代诗歌中有不少描写“羞愧之心,善良之意”的作品。 白居易是一个颇具菩萨心肠和道义情怀的诗人,从政为官,时刻把木管头像苍生大帝,时刻系念底层民众。他的诗作《村居苦寒》就充分流露出一个正直,清廉而又富于责任心的官员的矛盾心理。诗歌是这样写的:“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絮不蔽身。唯少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辛苦。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绝被,坐卧有余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这首诗写于元和八年十二月,期间,白居易因母亲去世,离开官场,回家居丧,可谓不在官位,也不谋政事,但是这年冬天他所见所闻的悲情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路见不平,不能拔刀相助,也要仗义执言,替农民鸣穷叫苦。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他们是多么痛苦啊!课时自己呢,在这样的大寒天确实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冻受寒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两相比较,诗人深感惭愧和内疚,以致责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人?言外之意,非常丰富:我凭什么和受苦受难的农民如此不同?他们也是人呀,他们和我应是平等的呀?我为他们做了什么?又能做什么?他们的不幸和痛苦,有我一个官员的责任啊!作为一个封建官员,能够把自己的优裕生活与农民的穷苦不幸作对比,扪心自问,反思不是,和其谦逊,又何其善良!白居易真是一位情系苍生,心怀慈悲的伟大诗人。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在世人的心目中,想来是傲岸不羁,疏狂放浪,尤其是对权贵大胆反抗,无所顾忌,可是,李白在一位热情善良、厚道淳朴的农民老妈面前却是表现得像小学生一样谦恭拘谨,羞愧不安。你看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记叙了诗人的一次游山投宿经历。“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这首是李白游五松山,借宿在一位贫苦老妇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有感而作的。诗中诉说了劳动的艰难,倾诉了自己的感激和惭愧,流露出感人的真挚感情。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荀媪的词句,但她的忠厚善良的形象宛然如见。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漂母”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韩信年轻时很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个正在漂洗丝絮的老妈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efa4ea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