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反思范畴在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作用 摘 要: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中,反思范畴是本质论其他诸范畴推移转化的形式,是知性到辩证理性中的一个环节,是认识真理的方法。 关键词:反思范畴;黑格尔的《逻辑学》; 一、反思是本质论诸范畴推移转化的形式哲学在说明世界时,一般有这样两种方法。一种是直线式说明世界的方法。甲由乙说明,乙由丙说明,以此往下推。另一种是自身说明自身的方法。斯宾诺莎首先认识到这种方法,例如,他所说的实体就是在自身中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黑格尔深受斯宾诺莎的启发。在《逻辑学》中,他认为,具体概念是一切事物的真理,它自成整体,其中包含的各个环节彼此内在地、有机地联系着;说明和认识具体概念的方法,应是对逻辑内容的内在自我运动形式的觉察,也是对具体概念自我展开、自我发展的途径、形式的描述,同时还是对它的各个环节、各个逻辑规定间相互联系、转化的途径和形式的描述。 在《逻辑学》中,"本质论";位于"存在论";之后,这标志着概念不仅仅停留在直接的有上,而是要透过直接的东西深入其内,抓住这后面的东西。从范畴的关系上看,"存在论";的范畴是"直接的";,A就是A,不涉及B,它们之间的转化,是由这一直接规定性过渡到另一直接规定性。反之,"本质论";的范畴是"底层";与"表层";的关系,范畴是成双成对的,如"本质";和"现象";、"同一";和"差别";、"内";和"外";等等。处于底层是间接、深刻、真实的东西,处于表层的则是直接、显现、易变的现象世界。这里的范畴,表现出相互依赖,A离不开B,B也离不开A,A的本质要靠B才能反映出来。这种相互依存,黑格尔称之为反思。他说:"反映或反思这个词本来是用来讲光的,当光直线式地射出,碰在一个镜面上时,又从这镜面上反射回来,便叫做反映。在这个现象里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一个直接的存在,第二方面同一存在是作为一间接性的或设定起来的东西。";"本质首先在自身中映现scheint自己,或者说是反思;其次,它显现erscheint;第三,它启示自身。";这两段话说明,本质领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存在,另一个是间接设定起来的东西;本质的特性在于具有反思作用即自我映现,就是说,本质的范畴具有同一性,有着明显的自哲学-人文身联系的性质,而这种同一又是具体的同一,有着差别,通过他物反思自身,本质自身运动和通过辩证否定深入自身,正是通过自身反思和他物反思来加以说明、展开的。 黑格尔在《大逻辑》中,按照反思的各种关系,划分了"建立的反思";、"外在的反思";和"进行规定的反思";。在"建立反思";阶段,从无开始,扬弃了直接性,达到对自身的反思,表现为"表层";和"底层";不分,甲对甲的关系。既然"建立的反思";必须通过直接物,也就是从自己的他物开始,就有了"表层";和"底层";的关系,这就进入"外在的反思";阶段,有了甲与乙的关系。黑格尔指出:"这种外在反思就是推论,在此推论中,两端是直接物和自身反思,推论的中项便是两端的关系,即被规定的直接物;于是中项的一部分,即直接性,只适于一端,另一部分,即规定性或说否定,也只适于另一端。";这说明,甲和乙有联系,但仍然是各自分裂的。只有到"进行规定的反思";阶段,才真正深入到本质自身,或者说达到本质的认识,这时双方对立统一,通过区别进行规定、反思。这里黑格尔详细分析了通过反思,本质如何由外到内,由浅入深进入自身的过程,说明本质运动的环节,仍然是通过辩证的否定来实现的。 需要指出的是,黑格尔认为"本质论";的范畴是"反思的知性的产物";,即其范畴既有间接性,又有同一性,二者有一定的结合但结合又不完全。一方面,范畴的每一方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相对性,能够超出这种独立性。由于双方还未结合成一有机整体,这就说明了本质是一"反思的存在";。但从本质论的整个过程来看,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逐步克服僵化的外在性的过程,到本质论的最高的"反思规定";"相互作用";,已达到了具体概念的"门口";,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片面性和独立自存性,教人进一步依据相互联系的原则去了解事物。 二、反思是知性到辩证理性中的一个环节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指出:"逻辑思想就形式而论有三方面:(a)抽象的或知性的方面,(b)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的方面,(c)思辨的或肯定理性的方面。";这里,结合黑格尔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把知性、辩证理性、思辨理性理解为同一理性阶段的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在知性阶段,由知性所建立的概念的普遍性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对对象持分离和抽象的态度,表现为直接的直观和感觉的反面。在辩证阶段,即否定理性阶段,是讲对立面的内在矛盾和转化,知性"有限的规定扬弃它们自身,并且过渡到它们的反面";。在思辨理性阶段,即肯定理性阶段,则讲对立面的统一。黑格尔分析指出,在这一阶段,被否定的规定并不是简单地取消,而是辩证地包含在结果里,其意义和结果较否定之前丰富。从一方面看,就其是思想的产物来讲,是抽象的东西;从另一方面看,就其为否定与肯定的统一而言,由于含有差别的规定性,所以它是具体的。因此,辩证法所追求和达到的具体概念是对立面的统一,是自在自为的概念。在这三个阶段中,黑格尔特别谈到,知性和辩证理性之间的联系是靠反思这一中介来完成的。 在《费希特体系与谢林体系之差异》中黑格尔指出:"反思当其扬弃了有限之物时,就把自己提升为理性;当其把理性的活动固执在对立之中时,这使自己重新降低为知性。";在《小逻辑》中他又指出:"反思首先超出孤立的规定性,把它关联起来,使其与别的规定性处于关系之中,但仍然保持那个规定性的孤立有效性。";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黑格尔是将反思放在与知性和理性的比较中,来确定其特有的含义和作用的。从知性和反思的关系来看,知性坚持各规定性的确定界限、差别和对立,反思则使各规定性处于关系之中,而由于反思是扬弃超出知性的结果,因此二者之间又具有同一性。理性(这里指辩证理性)和反思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辩证理性是指此一概念扬弃自身,过渡到与自己相反的有限概念。这种辩证法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即对立双方之间的关系是"是";的关系,它们之间有"明白建立起来的同一性或普遍性";,其联系清晰、确然。而反思,尽管已超出知性,但仍指的是彼此独立的规定性相互发生关系,是"有";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关系是暗含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潜在的、需要指明的。可以看出,反思既有知性的特点,也有辩证理性的特点,它是从前者到后者以至到思辨理性的过渡和桥梁。黑格尔为什么要以反思作为知性和辩证理性的中介呢?首先,从整个逻辑学来看,都是讲具体概念由潜在到展开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存在";、"本质";、"概念";这三部分,各规定(范畴)经历了由潜在、展开、再到潜在和展开的具体统一的过程。黑格尔强调他所讲的知性、辩证理性、思辨理性,并不构成逻辑学的三部分,"而是每一逻辑真实体的各环节,一般说来,亦即是每一概念或每哲学-人文一真理的各环节。";举例来说,在《大逻辑》中的"矛盾";概念(即"同一";与"区别";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是由知性、辩证理性、思辨理性三方面构成的,因而同样经历了由直接到间接,由潜在到展开以及它们的统一过程。反思概念精当地表达了由潜在到展开,由直接到间接之间的过渡。其次,把反思作为知性和辩证理性的中介,也是黑格尔批判地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批判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而建立的。在康德那里,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三个阶段。与此相应的有三个认识手段,即感性、知性、理性,这三个认识手段都是先验的。由于感性的先验形式和知性的先验形式在把握事物上都是有限的,而理性的先验形式虽然无所不包,但理性所追求的绝对的、无条件的对象在"现象世界";中是没有的。理性要这样做,实际上意味着离开经验,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但理性要把握"自在之物";,本身又没有别的工具,只能请知性范畴帮忙。 可是在"知性";学说中已经证明,知性范畴有它的局限性,只能应用于"现象世界";而不能应用于"自在之物";,如果硬性使用,就会陷入荒谬。相应于康德哲学的任务和主要观点,康德的反思范畴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含义。第一,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反思只是作为附录出现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在精神现象学,即关于意识的学说之中,是经过感性意识,尔后经过知觉这两个阶段而上升到知性的。康德却仅仅把感觉和直观放在知性前面。这个阶梯是怎样的不完全,连康德本人也认识到了,所以他才对先验逻辑或知性学说再添上一个关于反思概念的研讨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8b50c2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