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感悟随笔教育中难得糊涂 教师感悟随笔教育中难得糊涂 郑板桥有一句四字箴言:“难得糊涂”,在后世广为流传,而放诸于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总是说“教育无小事”,的确如此,可是,有的时候,老师的“糊涂”反倒能助力孩子的成长。 例如,让许多老师头疼的低年级孩子爱打小报告 的现象,其实,孩子们在内心深处,更需要的是倾诉,是老师的理解。我们主要做的是静静地聆听,对于这些鸡毛蒜皮的芝麻小事无需一一调解清楚,末了,只需再补充一句:我知道了,老师都看在眼里,你要先管好自己,做一个好孩子,好吗?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哦…… 相信在老师的“糊里糊涂”下,孩子们会渐渐明白打小报告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他们会尝试着自行处理这些小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 有时,“难得糊涂”亦是一份宽容、激励。一次,在一年级的数学活动课结束时,一个小男孩向我反映他的一个学具不见了,其实,看着孩子闪烁的眼神,并联系到他平日里的调皮行为,我开始猜想会不会孩子把这个好玩的学具悄悄收了起来?本想把这句话问出口,但又唯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我只好像往常一样:“没关系,你一会儿再好好找找,好吗?少了一个学具,以后同学们也没法用了,老师也会心急的。” 而在短短的一两分钟之后,孩子便“找”到了学具,郑重地递给了我,我立刻表扬了他。从那以后,只要哪一个同学的学具忽然找不到了,他还会热心地帮助他 1 / 2 人寻找。我很庆幸那一次我没有将那句莽撞的话说出口,而是选择做了个“糊涂”老师。 在课堂上,同样需要老师的“糊涂”。在一节数学的公开课上,曾有一位优秀 的老师有意将一个数学符号写错,留给孩子们发现指正,她利用这种方式来巩固孩子刚刚学过的知识,并在无形中教育孩子养成认真、细心的书写习惯。而也有老师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孩子去探索发现、解决、讲述表达,老师的“糊涂”反而激发了孩子探究的欲望,孩子的学习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时候,在教育孩子时,无需分清是非曲直、青红皂白,适当地“糊涂”一点,是以退为进的大智慧。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c40c09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