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两篇

时间:2023-01-16 18:37: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散文两篇

作者:吴仲尧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4



吴仲尧

冬雨有感

入夜,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冰冷的冬雨袭来, “呜呜”的呼啸声回荡在茫茫的夜空中,给人以刺骨的寒冷。人们蜷缩在家里,寻求些许温暖,我也静坐在暖洋洋的空调书房里,喝着清香袅袅酽酽的“翠茗茶”,聆听窗外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声吟哦的夜雨声,思绪也随着那潇潇的雨声慢慢地流淌开来。

冬天的雨,没有夏雨风驰电掣酣畅淋漓的磅礴气势,也没有春雨烟云缠绵斜风细织的温柔雅致。它是随着西北风横冲直撞呼啸而至的,没有确定的轨迹,蜂拥着扑向大地。在冬雨的笼罩下,那山峦、那农舍、那草木,仿佛一瞬间远离了往日的喧嚣和嘈杂,于沉寂中默默地煎熬着冬雨的洗礼。而平日里为生计奔波行色匆匆的人们,也因为冬雨,都早早地回到家里,恰如今晚,一家人缱绻在书房里,我看书听雨声,妻上网查资料,女儿默记英语单词,尽情享受家庭的温馨和热乎乎的亲情。

古往今来,喜好雨的文人墨客无数,描写雨的诗文也浩瀚如繁星。但是,不同季节的雨又能给人以不同的心情,或欣喜、或宣泄、或惆怅、或怨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笔下贵如油的春雨,它不但滋润着天地间的万物,也滋润着人世间每一个干渴的心灵。“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起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是苏轼笔下神奇的夏雨,它不仅带给人们一种激越亢奋跌宕起伏的快感和满足,更给人们描绘了一幅乍雨还晴、风云变幻、水天一色的美丽画卷。“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官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这是白居易笔下凄婉的秋雨,昔日欢聚的甜蜜,绽放的绚灿,还有婉转低徊、缠绵悱恻的故事,都在秋雨连绵不绝的愁绪中,悲伤地失落,无奈地飘散。以雨寄情,以雨抒怀,这是人们惯用的手法,惟独冬雨,像个无人问津的弃儿,描写它的诗词文章少得可怜。这也难怪,人们面对萧瑟阴冷寒气逼人的冬雨,哪能还会兴致盎然诗兴大发呢?只有当冬雨华丽转身后羽化成的精灵——那漫天飞舞晶莹的雪花,才能成为人们热捧的宠儿,才能激荡起人们眠伏着的无限的想象,无尽的诗意。

对于冬雨,我却有另一番感慨。水还是那滴水,只是它下落在冬季,生不逢时不被人们所赏识而已。但它喜悲坦然、荣辱不惊,照样给满目肃杀的旷野以滋润,给生生不息的万物以雨露。记得有位作家说过: “其实风雨都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甘霖,它可以升华苦难,化解悲伤,教人以慈悲对待尘世的荣辱。”这或许就是冬雨为什么义无反顾欣然而下最好的诠释了。我常常在想,如果一个人真正热爱生活,那也一定是个喜欢冬雨的人。虽然冬雨冷酷无情,但只有经受过冬雨的蹂躏肆虐,品尝过世间的酸甜苦辣,那才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在温暖如春的书房里,斜倚窗台,隔窗观雨,朦胧的灯光映衬着密匝匝的冬雨,可我分明看到了春雨轻盈飘舞的身影。还有那雨滴敲打金属遮阳篷时发出的“叮叮咚咚”的声响,有着音乐清脆悦耳的韵律,时缓时急,时轻时重,这恐怕是天地间最古老最质朴最美妙的乐曲了,它给人以一种别样的快意和期待,充满着浪漫的情愫和美好的遐想,这也许就是春天那急匆匆赶路的脚步声了。因为我知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校园里的银杏树


今年的秋冬之交似乎有些猝不及防,仿佛一夜之间跨越了阳光明媚金风送爽的秋季,没有作任何铺垫直接进入了朔风凛冽的冬天。而校园里那些长得葱都的银杏树,或许还沉浸在温馨恬谧的美梦里,享受着舒适安详的惬意。突然一个踉跄,睡梦惊醒,睁开惺忪的双眼,发现全身已披上了一层绚丽的金黄,在初冬的阳光下闪烁出一树耀眼的璀璨。那些犹如黄蝴蝶般飘荡着的落叶,在空中轻盈地舞蹈着,演绎出曼妙的舞姿,表达了一段温婉柔美的意绪和韵味。真是“一夜西风萧瑟,一地黄叶碎如金”。观此情景,我的心中要想没有一点情绪的涌动,的确是不可能了。

对于银杏树,我是怀有一种割舍不断情结的,至今依然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自从记事起,我就认识了矗立在村口小山坡上那棵高大挺拔,风姿绰约的古银杏树。那银杏树种于何年何月,有多少树龄,恐怕连祖父辈也说不清楚。只见那裸露的树根犹如一只只青筋毕露的巨手,顽强地抓住脚下的土地。那沟壑纵横的树干,那旁逸斜出的道枝,那流淌金色的叶子,虽历经了无数次的风刀霜剑,镌刻下了一道道岁月的沧桑,但依然长得枝繁叶茂,坚忍不拔,无不让人心灵震撼,佩服其生命力的伟大。每到秋天,我常常会流连在银杏树下,仰望着它那一把把像扇形的黄叶,悬挂在凌空的微风中,似风铃般轻轻摇曳的巧模样,总希望能拾得几枚玲珑的银杏叶,或夹在书中作书签,或赠给玩伴做留念。同时,更渴望能捡到几颗坠落的银杏果,满天喜欢地带回家让母亲炒熟了解馋。

银杏果颜色雪白,形状如杏,果肉柔糯,略带苦味,清香诱人,俗称“白果”。小时候,父母亲总叮嘱我银杏果有毒,不可多食。后来读了些书,也见古书上记载: “熟果不益多食,小孩五颗尚好,大人十颗为佳,食满千颗者死。”或许这个缘故,银杏常常不为世人所喜爱,历代文人墨客咏银杏者亦甚微,直到宋代银杏才出现在诗文里。比如梅尧臣诗: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陆游诗: “鸭脚叶黄乌桕丹,草烟小店风雨寒。”如今,银杏果作为食疗保健食品,身价倍增,颇受人们青睐。明代李自珍对银杏果曾有这样记载:“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又由于银杏果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等功效,近年来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痉挛等疾病,可见银杏果对人体是大有益处的。

每次路过校园里的那片银杏林,望着那些初成长的银杏树,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轻轻扶摸它,如同扶摸女儿细嫩的肌肤,期望它能快些长大。是呀,银杏树龄长,结果也慢,人们常叫它为“公孙树”。意思是说公公种下树,要到孙子辈才能结果享用。后来,从生物书里又知道银杏树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恐龙时代的遗老,侥幸逃过了冰川的劫难,成了“活化石”。这无疑令我对银杏树有了一种景仰和虔诚之意,它用柔弱的躯体承受着岁月的变迁和地动山摇海枯石烂的煎熬,用顽强的生命力书写了自然的历史和植物世界的传奇,真是“银杏一株今尚在,从知润物有渊源”啊!

其实,校园里的那些银杏树,无时无刻都在奉献它的美丽。春天翠嫩幽郁,盛夏葱绿道劲,秋日金黄典雅,即使冬季褪去了衣装,我也会陶醉于它冬眠的可掬。银杏树矜持不善张扬,内敛从不示傲,即使在最灿烂的金秋季节,层林尽染的枫叶也盖过了它的风头。银杏树只是静静地摇出千姿柔情,摆出万般韵致,像一群敬业的伴舞者,扮演着绿叶捧红花的角色。偶尔抬头,望见办公室里那些伏案劳作的身影,令我蓦然联想到了那不辞辛劳,默默耕耘,将一颗真心化作坦荡无私的爱都赠给莘莘学子的老师们。

每次驻足银杏树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用双手丈量那些生机盎然的银杏树,总能触摸到它那怦然跳动的脉搏,感受到它那激情澎湃的血流,更能欣喜地发现它那渐渐粗壮的身躯,俊秀飘逸的风度。恰如一群朝气蓬勃茁壮成长的阳光少年,只要我们精心地培育它、呵护它、关爱

它,虽然如今还没有结出一树炫耀的果实,但我深信,距离硕果累累的日子定然不会太遥远了。

吴仲尧,教师,现居浙江上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b5612b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