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校训 感悟青春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品读校训 感悟青春 时间就像流水,好快好快的从我身边溜走,不知不觉,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不禁感慨:原来,大学五年过的真的很快!大一的生活,让我学会了很多,至少教会了我思考。思考自己,思考自己的未来。虽然用一年的时间来换取,似乎代价很太大了。这时,让我想起了军训时学习的有关校训的知识。 十八岁时的我天真,有一点理想主义,又有一点清高和独行,报考了XX医科大学。虽然曾被“警告”学医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永无止境的征途。 在进学校的大门,看到广场的四块石头上,鲜红的刻着“甚解”、“敏行”、“明仁”、“济世”,通过了解才知道那是我们大医的校训,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到了校训的意义。这是第一次学习校训,得到的感想几乎很快就灰飞烟灭。这次,是我第二次再来理解校训,是带着用一年来的大学学习、生活来看校训的,用我这一年的思考来换取对校训的重新理解! 大二开始接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我初步感受到了医学学的是什么。生理课学习,从理论和实践上让我体会到医学的严谨和学医道路的艰辛。然而,即便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是神圣、严谨并且要学习一生的医学,自己还是静不下心来认真学;即便知道医学知识的渊博、日新月异,自己还是不能尽可能的多接触、掌握前沿知识。只图考试过关,从应试角度出发,去判断哪些知识该学那些不值得学,临考前死记硬背那些据说是有用的知识,开始视大学五年为职业生涯前的漫漫长夜、痛苦煎熬,仿佛熬过这一段,自己就能彻底脱离苦海。也曾考虑过自己是否合适学医,得出的答案只是学过才会知道。想了很久,发现其实自己是害怕那一本本四五百页的医学书,害怕那些绕口的医学名词和英文,记忆的懒惰让我产生了对医学的畏惧,当然也就给了自己那样消极的暗示。对此,我又喜又忧,喜得是自己终于迈入了医学的圣殿,对医学有了了解。所谓无知所以无畏,揭开了医学这座宏伟冰山一角的我已经被她深深的威慑到了,忧的是自己该如何从这种心态中走出,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个我将从事终生的职业。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我想这两句话概括了做一个好医生应该具备的四个字——德才兼备,“甚解”、“敏行”、“明仁”,在此也深刻的照应了这句话,让我们时刻追求着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济世”简单的理解,就是救死扶伤,这是作为一名医生的义务和责任。国际著名外科专家,我国素有”外科之父”的裘法祖院士指出,一个好医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所以做一名医学生很简单,就是学好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做一名医生要的不光是书本知识,还要有不断的实践中掌握的经验,去不断反思不断思考去总结,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通过对校训的理解,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不仅是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医术、医德的前提。 吴英恺曾说:“学医不难,学成良医则不易。”既然我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我就会做到最后,“甚解”、“敏行”、“明仁”、“济世”,让德才兼备成为我的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02a955dd36a32d7275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