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梨女神的救赎”:《我不是药神》的疾病隐喻与叙事策略 作 者:张春梅[1];王天昊[1] 作者机构:[1]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 版 物:文艺评论 年 卷 期:2019年 第4期 摘 要:近年来,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呈井喷之势涌入观众视野,医疗题材影视剧往往拥有与现实生活极高的贴合度,渗透式地谈及由“疾病”引发的健康危机和伦理思考,《心术》《外科风云》《急诊科医生》等优质影视作品好评如潮。2018年7月5日,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在国内上映,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紧扣“药”与“疾病”的关键词,以豆瓣评分9.0的口碑和30.7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实现双赢,在石铄金流的暑期档犹如一颗滚烫的火弹,从《侏罗纪世界2》《蚁人2:黄蜂女现身》等“爆米花”商业片丛林中炸裂开属于国产影片的一席之地,成为年度现实题材影片的现象级作品。影片讲述了男性保健品店老板程勇(徐峥饰)在面临父亲罹病、妻子离散、身无分文的困境时,决定铤而走险,奔赴印度,走私仿制药“格列宁”并售向中国患者群体的波折历程,以及与此相随而生的关乎人性与利益的拉锯战。 页 码:101-109页 主 题 词:疾病隐喻;叙事策略;国产影片;救赎;女神;影视作品;现实题材;现实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0a9c98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