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先行 共促成长 ——浅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家校交流

时间:2022-10-28 06:48: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微信先行 共促成长 ——浅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家校交



一直以来,家校共育问题都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内容。苏霍姆斯基曾说: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是否一致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家校合力,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新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标签之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给家校共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这需要我们创新思维和方式,不断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模式。 案例

初中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正在进行,老师在讲解完学校和班级的要求后说道:这是我的手机号,也是微信号,现在家长加下,我建一个班级微信群,以后学校或者班级有什么事情,我会在群里通知。

某天,老师在群里发出通知:各位家长,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爱我中华 爱我家乡故事宣讲活动。1.学生以家乡辉煌变化为主要创造素材,学生本人以朗诵和演讲方式完成视频录制,将参赛视频按照对应学校上传到活动链接中。2.作品要求:学生报名信息填写完整;上传视频60秒为佳,家长用手机录制,视频清晰、无晃动。3.请家长在615日前把完成参赛截屏发到班级群里。辛苦大家了,谢谢!

某天,有家长在群里提问:各位家长,孩子最近变化很大,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只要我想开口说话,他就很不耐烦。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交流了。原来那个贴心讨喜的孩子去哪儿了呢?热心的家长纷纷献计献策。班级群成了家校交流的重要媒介,家长们也会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分析

作为一款跨平台的通讯和社交工具的微信,依托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已经显示出传统教育手段所不具备的新特点,它简单、易操作、方便沟通,其本身支持单人或多人群聊、多人通话,以及语音、图片、视频和文字传递和识别功能,使得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纽带更加的紧密。学校利用微信向家长传递需要家长了解的信息,家长通过微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学习及其他表现,方便了家长和学校的进一步沟通,为做好学生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随着社会智能设备及网络的普及利用,多数学校和班级都会建立自己的微信群,通过此途径学校向家长发出一些通知、通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表现、并及时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深度沟通,在共育方面进入了全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共育,有了更多的新特点。

一是家校共育信息化态势。互联网+”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给家校共育带来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沟通模式,比如微信群,因为符合当下固定群体的需求,被学校和家长普遍使用。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微信平台以它的灵活、智能、方便、快捷的优势,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青睐,家校随时随地轻松地取得沟通和联系。例如,班级如果有活动,教师可以在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推送班级活动方案,让学生和家长提前了解,做好充分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极大的信心投入活动之中;家长有疑问,可以随时向学校或者老师请教,也可以把学生在校外表现反映给学校或老师,以便老师在学校更好地全面指导学生。

二是家校共育便利性态势。互联网+”时代,科技手段应用多数具有网络多媒体的开放性特征,无门槛进入、传播速度快,既能够传递信息发布者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传递和沟通便利性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家校共育,教师利用微信与家长沟通更加方便,教师能够通过像微信这样的平台通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展示班级学习状况,以便能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同


时,家长既可以与教师及时进行交流,也可以加强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通过平台上的公开交流,家长可以扬长避短,互相借鉴管理孩子的经验,用他山之石攻克自家之玉。

三是家校共育自主性态势。互联网+”时代,科技带来了理念和技术的改变,突破了传统家校共育模式下以一方为主、一方配合的概念,使得学校和家长都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了双向互动、双方都在一个平台上发挥各自优势。教师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理念共享、及时引导,在平台上针对班级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正确地规范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浏览,慢慢感悟,及时做出调整;还可以分享一些教育的理念方法、经验和技巧,逐步影响家长、提升家长,让家长了解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及时指导家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感受教育孩子成功的喜悦。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表现反映给学校老师,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和全面素质。 建议

基于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想在互联网+”时代背景做到家校有效沟通交流,家校共同成长,必须在充分认识并发挥互联网+”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家校共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新观念,做好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能补足传统家校共育的短板,让家校共育发挥更强大的育人功能。

一是建立互联网+”家校共育理念。学校是家校共育的引导者,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力度开展工作,引导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建立互联网+”家校共育理念。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让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认同互联网+”家校共育新型育人方式,并且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导。另一方面,家长、教师也要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在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下,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策划和引领固然重要,但是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更为关键。因为家长是最了解孩子也是长时间接触孩子的,对学生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需要发挥他们在互联网+”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家校共育进行深度融合,发挥最大效能。 二是融合互联网+”家校共育平台。目前,有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比较常用的有微信群以及再早一些的QQ群,这些平台各有各的优势。但是仅仅使用一个平台或者技术实现共育模式,绝不是互联网+”时代给家教共育带来的改变。现如今各类技术和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多样化的家教共育模式。比如:校讯通对学生进行考勤和成绩发布十分方便;利用QQ建立群相册进行图片宣传和图片保存很便利;利用各种App进行宣传报道,美观便捷;利用微信,语音交流简便轻松,表情丰富。用好这些平台优势,融合发挥各类技术平台优势,打造互联网+”家校共育硬件基础。

三是丰富互联网+”家校共育内容。选择家长关注的内容,解决家长在家校共育中的困惑和困难,能让家校共育更加有效、高效。升入中学后,家长普遍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亲子关系、伙伴交往及家庭教育。学业成绩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公布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家庭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定期推送一些好的家庭教育念和方法让家长学习。总之,合适的内容能保证家校沟通的一致性,让家校共育更加具有实效性。 比如,可以开办家长学习栏目,让家长参与教育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多项功能;开办互联网小记者站,自主的评价发生在家校之间的的事件,通过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的讨论,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使家校共育能够在一个频道上共同进步,达到教育最优化。

四是建立互联网+”家校共育机制。家校共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家校双方长时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家校共育包括目标、方式、内容及状态等方面,要长期发挥各种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精心规划和管理。一方面,学校、年级、班级要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在设计家校共育培训课程时,要进行系统思考,统筹安排,落实好学校、年级、班级的育人目标。同时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龄要求,体现课程的阶段性、层次性、延续性。另一方面,学校、年级和班级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利用各级家委会凝聚家长、联系家校,保障家校共育的持久长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157b76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