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么?什么是美?我想不但只我们有这样的疑问,即便是美学家们也是长挂心头,而不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答案的,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但是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却颇有趣味,显得与众不同,它不直接跳入那个圈内纠缠不清,而是反其道而行,直接去寻找美,美从何处寻? 首先,宗白华引用宋朝某尼悟道诗:“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里某尼看似悟道,其实不然,正因为她悟识的境界还不够深、不够高,她虽然看见了梅花枝头上已经春色十分了,但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也已经是春意盎然了。其实某尼是心被自己人为地限制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宗白华是借此来说明“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而真正可行之法便是“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确实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进而发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亦即是说,寻找美是一个将自己“形象化”的过程。这样的形象化,可以是“舞蹈”,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甚至是芸芸众生众物。所谓的相由心生,美亦由心生,也是同理可证,同理可解的。 然而,虽然说万物皆由心起,但人之初时,不曾见过任何世间景色,亦对美没有太深刻的理解,自然而然也不能够很好地领悟美。所以说,心也会限制人的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更广阔的世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得到“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对我们丰富多彩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有色的客观真实世界要有真实体验。 其次,宗白华认为“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见这样深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即所谓的“移情”,“移情”简单而具体地说,其实是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对象化到事物上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各人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兴趣态度等等的不同,由于这些方面的迥异,人们往往不能把最真实的最本质的美给反映和表达出来,从而有失偏颇,比如说:“矿石商人仅仅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性质;木材商人仅仅看到的是松树的实用价值及经济利益,而看不到松树昂然高举、不屈不饶的气概”。所以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与情绪与价值改换一下,互相变动一下,才能把美如实地反映出来。文章中宗白华用伯牙作琴曲为例,伯牙在孤寂的现实生活中,受到大自然强烈的震撼,思想和感情不断地得到升华,整个心境受到了洗涤和改造,最后“移情”于琴曲之中,达到了艺术的最深体会,把握了音乐的创造性的旋律,完成了他的美的感受和创造。当然,这种“移情”我们要推而广之,也就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到社会、人生、自然之中,与之融合,与之共鸣,才能产生美的感受和创造。这在唐诗宋词里有很多的表现。如“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慢兴》之五),在诗人的眼中,柳絮可以癫狂,桃花可以轻薄,诗人在这里借人比物,托物讽人,使柳絮桃花无情变有情,无生命变为有生命。 要发现美,在主观条件上,第二就是需要“心理距离”、“静观”,所谓的距离产生美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罢。比如说我们来到大城市学习工作,开始的时候倒是觉得城市的高楼大厦是好的是美的,远比我们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美丽,但是呆久了,你就会觉得它并不怎么美,甚至于厌恶它痛斥它。这时倘若你再回到家乡,你就会蓦然发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原来是那么的美丽。其实很多人与物与事,间着“距离”再蓦然回首的时候,便是美不胜收的。这和辛弃疾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第三,就是“移世界”,宗白华在文中说“移世界”即是人为的“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具体来说,就是把社会自然的美通过艺术家运用“照相术”和“舞台布景”做成作品,从而使美的形象,涌现再我们眼前。而我们又如何从中去发见美呢?这些则需要我们不断地得到“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另外,思想要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这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这样才能使自己美的感受与“移世界”中的美的形象,产生感触和共鸣。 宗白华进而在文中又说到发见美:“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总的概括起来,这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就是“形象”。宗白华解释到所谓“形象”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其实这和上面提到的“形象化”使如出一辙,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形象”是本体,“形象化”是喻体罢了。因此“形象”具体到亦可以是“舞蹈”,可以是“诗歌”,甚至是众生众物。而这里宗白华用“内容丰富,有表现、深刻意义”限定了“形象”,按我的理解,不知是否可理解为宗白华所谓的“形象”即是高雅的形象呢?而此等“形象”反映和表达出来的则是大雅之美了。但这里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是俗的“形象”的话,难道就不会产生出美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们常说,以俗为美,不是没有其道理的,存在即合理嘛!这里也可以用例子来加以说明。如张爱玲的文章,其人其事其语言其思想,都可以说是很世俗的,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去阅读它、欣赏它,并从中发现了许多本质的真实的美呀!再比如晋人之美,像刘伶赤身裸体,张翰颓废怪诞,阮籍行叔嫂通问之礼„„这些在当时势必被正统视为无比恶俗,但又有谁说它不美么?皆因为它是真善美的,其中则呈现出人格个性的美来。由此可见,大千世界,雅有雅的美,俗有俗的美,我们亦应该懂得雅俗共享这个道理。 就总体而言,在《美从何处寻》中,宗白华对美的寻找,几乎是感受,笔随心走,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系统论述,我想皆是因为宗白华先生是诗人,属于抒情型、古典型的缘故,然而文章中的小疵也可归结于此,就是用情之多、用诗之多、用典之多,或许这都是文人大家不可避免的嗜好吧。当然,我们的眼光不要太简单化了。一句话骂到一个人,与一句话捧起一个人,都很难说明是什么本事。而他自己本人也说这仅仅是读书的笔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74371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