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教学设计 《金黄的稻束》教学设计 从形象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指导、朗读、理解、讨论、背诵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的突破,一种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束》了解诗人郑敏是怎样将“诗”(诗的意向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为一体的。 二、简介诗人 郑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前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她与杜云燮、穆旦等属于昆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云燮比拟清俊”,“穆旦比拟雄健”,“而郑敏最浑厚、丰富”。 郑敏的早期作品《诗集》内容分抒情诗;对历史及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为一幅画、一尊雕塑、一首乐曲所写。 郑敏 的新诗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她主张诗要含蓄、朦胧;主张诗要有丰富的意向和多样、浓重的色彩;主张写诗切忌平铺直叙,诗要有高潮。作品有《九叶集》《八叶集》《寻觅集》《心象》。 三、朗诵课文 标记节奏和重音,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 多种方法练习朗读, 四、初步理解内容 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答复,教师总结: 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 诗人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 五、研读诗歌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标出既让你喜欢有令你难懂的诗句,小组讨论,交流。 布置作业 熟练朗读课文, 根底训练:一、二 (简单介绍“九叶诗派”以扩大学生对新诗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母亲 主题:赞美母亲(再加上“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7feb19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