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模式 一、产生的背景: (一)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含义:医学发展的社会化是指从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进行的系统医学活动的过程。 1、现代社会都市化的发展,生产和生活消费行为的进一步社会化。 这使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健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人类保护健康和与疾病的斗争日益突破个人活动的局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的参与,采取相应的社会措施。 2、医学社会化趋势不断增强 人类活动的全球化这使得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转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跨国界成为全世界应该共同防范的问题,医学社会化趋势不断增强。 3、卫生全球化和一体化 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已成为全球共识,而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人类具有许多共同的健康利益,健康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而健康又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健康改善与社会进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卫生问题社会化。 (二)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现代医学技术的突破使一些烈性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主的趋势,在城市尤为明显,这种由急性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疾病转变的趋势使社会和心理的作用明显的展示在人们面前,驱使人们把视角由单纯的考虑生物因素向综合考虑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转变。 (三)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不仅仅追求疾病的防治,更加追求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这标志人们对卫生的需求也由基本的维持生命上升到满足人类心理和社会的更高卫生需求,促使医学模式的转变。 (四)医学自身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 随着人们对保护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人们的认识由机械论发展到有机层次,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和社会层次。目前医学学科日趋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促使人们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思考问题,建立医学微观分析基础上人的宏观生命理念。 此外,医学认识手段的现代化使对疾病的认识趋于社会化加强了分工协作,实现认识上的互补,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参与医学认识提供了可能,使人们从新的视角观察事物,从总体角度观察问题,从更深层次思考问题。 二、内容 (一)现代医学模式的形式 1、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1974年由布鲁姆Blum提出,他认为环境、遗传、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其中环境因素(社会和自然环境)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2、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是对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的修正和补充,系统论述疾病流行病学与社会因素的相关性。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了解不仅仅包括对疾病的生理解释,还包括了解病人的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体系)。 (二)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1、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 2、更加准确的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价值 现代医学模式在强调心理、社会因素的时候,是以肯定生物因素为前提的,但不把生物因素放在唯一的地位。 3、全方位探讨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关系 现代医学模式在重视生物因素的前提下,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社会系统中去理解,把生物的人如实的放在他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这样个体就不只是生物医学模式中作为疾病与健康载体的人体,而是现实的有物质和精神的活生生的人。 (三)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按照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可以把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分为四类 1、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2、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良好的习俗和行为对健康起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卫生工作方针正确与否、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是否合理,群众就医是否及时、方便,能否承担医疗费用,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卫生服务质量的好坏) 三、对医疗服务体系的指导 1、在临床医学上 使得临床医学逐步摆脱孤立的生物医学思维方法,改变过去只见病人不见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疾病而不治病人的严重偏向。 2、在预防医学上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在人群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理解社会大系统对预防医学的影响,从生物病因为主的预防保健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综合的预防,从而更全面、更有效的提高预防效果。 3、在医学教育上 现代医学模式提供了改革医学教育,建立以人为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者贯通,人文科学和医学交叉的开发式医学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科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可以很便利的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此外还开展社会实践,让医学生学会社会诊断和提出社会治疗处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adf18df6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