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养生朋克,我们最后的倔强 作者:高歌 来源:《齐鲁周刊》2019年第01期 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款冬季穿的露脚踝神器,一种肉色加绒半筒袜。据她描述,冬季在裙子里面穿上厚毛裤,再把神器一穿,制造出的裸腿效果又美丽又保暖。 前几年还是剑拔弩张,唱到KTV清场的不羁青年,竟然成了一名优秀的“养生朋克”选手。 不知从何时开始,微博和朋友圈诞生了一股“养生朋克”热潮:年轻人一边孜孜不倦熬夜,一边勤勤恳恳护肤,吃火锅时喝点金银花,喝啤酒加枸杞,泡完夜店去夜跑,穿破洞牛仔裤要在洞里贴个暖宝宝……简而言之,“养生朋克”是一种既要透支身体玩得尽兴,又要保持身体火力旺,取乐健康两不误的生活方式。 想起今年“双十一”,其他东西都没抢,拼了命保住购物车里的营养品。现在抽屉一打开,葡萄籽、护肝片、手工红糖、维他命。跟所有“朋克90后”一样,养生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对于作死的花式自救。 不管是“朋克养生”还是“养生朋克”,这个行为从本质来说,更倾向于“养生”而不是“朋克”。它旨在最大程度减少某个行为对身体的损害,同时从视觉效果上看,这些行为又和所谓“年轻人的娱乐活动”联系在一起。 在这个语境中,“朋克”是一个并不准确的形容词,熬夜、蹦迪、泡吧、喝烈酒、抽烟,这些事情都对身体有损伤却并不足以达到真正“朋克”的概念。二者的区别有点像纹身和纹身贴——它们只是一些正常的人类活动,潜藏在背后的话语则是“我还年轻”,而不是“我对社会与人生绝望透顶”。 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限度,就是不能威胁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们不会像以前那些嬉皮士一条道走到黑,抽烟抽到肺癌或者喝酒喝到死;不会像日本的蛰居与尼特族,放弃社会交往、一个人留在房间里吃薯片和垃圾食品,哪怕身体走形也无所谓。 恰恰相反,“养生朋克”一族有着稳定的社交活动。 视觉文化和技术改变了“年轻”的定义。年轻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这个词语已经不单单指生理上的年轻人,也不像文学中那样作为一种心灵状态适用于各个年龄段,毕竟灵魂无法显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今,一切皆可展示,“年轻人”这个词语更多地由视觉来决定,通过微博、朋友圈、抖音等社交软件,我们的一切活动都以观看的形式传递给他人。于是,不知不觉间,视觉成为了定义何为“年轻”的一个要素,它与活力、健康、激情或者慵懒等形象联系在一起。 比如我一个朋友,有了啤酒肚、开始秃顶、眼袋加重,26岁被30岁的人尊称“良哥”。那么這个人从身体形象上而言就远离了“年轻”群体。 “年轻人”从泛指变成了有标准模型的一种形象。它反过来为已经踏入前中年生活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点慰藉,似乎只要还能展示年轻的身体,展示一些随意的生活片段,便能证明自己依旧年轻,而不是沦入他们所抗拒的成熟世界。 此外,健康知识在信息时代的传播也让我们拥有了大量可实际操作的方案。以前人们虽渴求健康,但未必知道该如何维护健康。而在今天,人们可以通过仪器掌握自己的体脂率,知道身体的每一个细节,面膜有着不同的功能,眼霜帮助使用者尽量延缓眼部皮肤老化……随着未来医学技术的更新与普及,可以想象将有更多物品参与人类的生命进程。养生会变得越来越精细。 年轻人依然相信自己的身体是年轻的,否则我的朋友何不冬天抛弃裙子。当他们端起保温杯的时候,同时释放着双重信号:一个是“瞧,我已经不年轻了”,另一个信号是“我还有点不甘心”。既要避免身体衰老,也要避免精神衰老,然而在世界秩序中,这些又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因此剩下的就只有焦虑。 真正的年轻应该是主动的、宣示自身存在性的。除了维护年轻的身体来避免陷入“中年的困境”外,年轻人还能做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在个人身上得到回应,那么,“养生朋克”这一本就不彻底的举动,其意义将更加乏善可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d795b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