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优秀教案

时间:2022-07-22 00:00: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 2)反复诵读,读准多音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揣摩人物,学习本文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词的古今意义及文章句子的含义; 2)学习本文简明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二)检查预习: 1.正音。

2.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

1 / 3


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汉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反复朗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的乐趣。 (二)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三)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 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四)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2)“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3)“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4.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5.文中秦王、唐雌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

2 / 3


唐雎:有胆有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士”的形象,意思是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6.文章写法特点。

1)根据课文情节,发挥想象,看课文中可以加上哪些人物和情节? 明确:本文这种写法的好处,简洁明快,突出重点,突出中心。 2)思考唐雎反驳秦王关于“布衣之怒”的特点。 四、质疑问难

让学生提出对本文的知识点认识不清的问题,同学讨论帮助解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 五、拓展延伸

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如毛遂、蔺相如、晏子等,请同学们介绍一个。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老师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态度。

【作业布置】

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和句子。

2.以战国时的“士”为内容,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dfd02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