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财会队伍素质

时间:2022-04-10 07:4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抓好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财会队伍素质

作者: 刘梦岩 张占博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4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财政支出向农业、农村倾斜,投入农村的资金力度不断加大;为了更好的管好、用好惠农资金,做到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强化农村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农村财会人员是国家惠农政策的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政策的执行、方案的实施;对其进行教育培训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建议

一、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一)深化会计改革的需要

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将不断修订,不断完善,会计的核算方法、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人员时刻面临新的挑战,新知识、新业务、新方法层出不穷;会计人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节奏。

(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施行“村账乡代管”的模式,由于农村财会人员素质较低,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管理混乱,会计交接不规范,财务制度执行不严密,账目不清等。村级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农村财务所出现的问题引起村民不满,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全面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才能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因素

1.居住较分散,信息不通畅

农村财会人员人数众多,居住比较分散。由于我国现实国情制约,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现实条件的制约致使各乡镇难以多次集中召开会议,给培训工作带来不便。

2.经费短缺,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我国二元制经济结构的特点,城乡差别依然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经费短缺。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训更是捉襟见肘。经费的短缺又带来连锁反应,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缺乏固定的场所,培训所需硬件设施落后。

(二)主观因素

1.培训内容不科学




各地相继开展了针对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没有制定严格的培训标准,培训随意性强。有的地区的培训内容枯燥,学员不感兴趣,对培训工作毫无积极性可言。

2.培训方式不灵活

在培训方式上也不够灵活,多数地区对学员培训仅仅以面授为主,在有限的几天内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讲解枯燥的理论。这种单一的面授,师生间缺乏互动,老师一味照本宣科,培训无的放矢。

3.考核监督不到位

考核监督制度不健全,学与不学没有区别。有些地区的考试制度形同虚设,监考不严,学员抄袭现象严重;甚至,考试时还出现冒名顶替现象。这大大挫伤了学员对教育培训的兴趣。

三、完善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高度重视

各级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从行动上给与支持。严格制定培训标准、安排专项经费,以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明确培训的重要意义及目标任务,对培训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还要派专人监督检查经费的落实情况和使用情况。

(二)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在设置培训课程前,先进行问卷调查或进行培训前的摸底考察,将农村财会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实际需要安排课程,利于被培训者按需选择。要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既要考虑提高农村财会人员财会工作水平,还要考虑提高他们执行政策的能力。建议各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开展培训工作。

1.普及型

适用于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农村财会人员,他们从事会计工作完全是凭经验摸索,是名符其实的“土会计”。可以适当安排这类人员学习会计基础课程,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原始凭证真伪的识别,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流程,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档案归档保管及会计电算化等内容。

2.提高型

适用于有一定的会计技能和经验,能规范的进行简单账务处理的会计人员。他们的知识面较窄,对其他财务知识知之甚少,渴望学习更多领域的专业知识。针对这类学员的培训,可以安排支农政策的讲解、设置农村财务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课程,还可以讲解会计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方面的课程,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更好的执行国家的惠农政策,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更好的服务。

3.开创型


适用于具有一定学历的会计人员。他们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知识培训,技能较强,知识面较宽。对于这类高级学员可以设置农村金融知识,投资理财与资产配置,内部控制,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期货交易等课程,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三)创新教学模式

为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培训前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可以先进行问卷调查;充分掌握学员需求情况,安排灵活的教学方式。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实行集中面授的方式,统一安排食宿,进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请假制度。交通不便的地区,可以将授课内容制成磁带、光盘等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网络开展培训,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更好的为学员提供方便。此外,各乡镇在农闲季节还可以不定期举行一些小型研讨会,案例交流会,外出参观等便于学员及时探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便于及时交流国家惠农政策的信息。

(四)健全考核监督机制

考核是体现培训效果的最佳方式,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考核的方式可以是传统的试题,也可以是技能大赛,随机强答问题等。各地区财政部门要严格考核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学员要进行物质奖励,同时还要颁发证书,激发农村财会人员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考核,让他们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实现培训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保定市社科联课题《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01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0619号令《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定》.

[2]马晓慧;加强后续教育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中国农业会计;2009940-41.

[3]张春生.关于全面深入推进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106123-124.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3f1129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