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的就职演说与修辞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修辞在西方话语世界里起着影响和说服受众,使之接受某一特定视角和观点的功能。在修辞的作用下,人们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就被导向词语使用者所期望的地方去了。本文从美国独立后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华盛顿就职时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所要达到的修辞目的,从修辞的角度解读了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就职演说。 关键词:华盛顿; 演说; 修辞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8-0168-02 1.引言 自美国建国以来,每位总统的上任都要宣誓就职,同时要发表演说。他们的演说大都反映了当时的国内外重大问题,并讨论内政外交,检查以往政策的失误,阐述自己的施政方针,激励和动员美国的各种力量去克服困难和实现宏伟目标。从他们的演说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把握和理解,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政治才干、人格魅力和演说的才能。在历任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中,华盛顿的演说富有真情,气势雄伟,扣人心弦,极富感染力,无疑是众多演说中的经典之作。 2.背景分析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由于其杰出的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风范,华盛顿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一座永远的丰碑。美国人尊称华盛顿为“国父”,“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在华盛顿就任总统时,经过八年战争和八年政治动乱的美国,问题成山,内忧外患交困。首先美国国内财政状况岌岌可危,债台高筑,政府信用扫地。其次,在边远地区,英国和西班牙还在制造矛盾,挑起事端。再次,华盛顿在战场虽然上取得了胜利,但对民政事务缺乏经验,特别是要把一种崭新的,前人没有试验过的政治体制付诸实践,对他来说困难重重。最后,华盛顿此时年近花甲,健康状况已不如前,能否挑起总统的重担,在两院不同党派中也有争议。在这种形势中,身为开国第一位总统,要想在有抵触情绪和思想成分复杂的听众面前发表一次成功的演说,绝非易事。华盛顿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于1789年4月30日,在国会向两院发表了就职演说。在演说中,他把建立和维护宪法的尊严,实现宪法确立的目标,并使全体美国人民树立牢固的国家认同感作为重要内容。 3.相关修辞技巧 华盛顿的就职演说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娴熟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技巧,尤其是成功地塑造了修辞人格。早在古典修辞学著作《修辞艺术》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在修辞艺术的各个基本构成成分中,修辞人格对于完成修辞的根本任务即说服受众要比情感和道理更为关键。因为一方面大多数情况下许多讨论的问题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这就使受众不得不主要依赖修辞者的意见作为自己下结论的参照和依据。另一方面,修辞者所提出的理由的正确性无从验证,这又迫使受众将最后解决问题的焦点定格在对修辞者诚信和威望的判断,即人格。然而这里所谓的修辞人格并非个人人格的自然流露,而是修辞者通过自己的言辞在修辞过程中审时度势,按照具体修辞意图的要求刻意构筑和投射出的一个最有利于说服内定目标受众并取得最好效果的人格形象。 除此之外,华盛顿也非常清楚在当时的局势下,要争取政见相左的人在某一有分歧的关键问题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就要尽可能多地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与对方“求同”,从而使对方相信他在其他方面与他们的看法和感受一致,即修辞中“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手段。不过不能总是一味地取悦、顺应、认同来影响并说动对方,还要通过在心理上给对方施加压力,如不按他说的办将会有何等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后果,将会造成多么可怕的道德沦丧等,迫使其就范。认同与施压,看似对立的二元体,华盛顿在修辞过程中把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可见其修辞功力的深厚。 4.就职演说话语分析 从内容上看,华盛顿的就职演说主要包括三部分:一,讲述接受总统职务时的心情和感受;二,感谢上苍和神明的保佑,呼吁人民的支持;三,对重大问题表明政府的基本立场。 赢得人民的拥戴,接受总统职务,心情应该是振奋和激动的,但恰恰相反,华盛顿接受总统职位时,心情却是非常复杂的。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华盛顿在其演说的第一部分就诚恳坦率地表露了出来:自己对肩负总统重任感到焦虑不安,又不得不选择听从祖国的召唤。他说:“祖国召唤我的声音所包含的巨大而艰难的使命,即使是对国内最明智、最富有经验的贤明之士来说,也势必对这样的重任怀有谨慎与恐惧之感,时时考虑自己是否有资格担此重任。”他还用“岁月催人渐老,身体常感不适”说明自己意欲引退的本意。华盛顿不畏惧向民众坦白自己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这非但不会让民众感到他畏首畏尾,反而拉近了他与听众的距离,让人觉得他为人坦诚,能够对民众开诚布公,并且深谋远虑,对情势有着真实客观的认识。然后,他表明自己为国尽职尽责的决心,进而说出一旦工作失误敬请原谅的谦辞,这不仅将自己心目中的爱国主义具体地呈现在了听众的面前,博得了听众的好感,而且还给听众留下了一个无意功名利禄的谦谦君子的形象。随后,他庄严宣布“我必须拒绝对我不相适应的任何所有个人报酬”。在当时各州政府无力保障军队的薪饷,军中有人曾上书要求华盛顿做皇帝,华盛顿拒绝了。他不愿为了一顶金灿灿的皇冠、为了个人的野心而使美国在刚刚摆脱英国的殖民地统治后又重新陷入内战之中。为消除人们对他的疑虑,他在向大陆会议索要独力自主的权力的同时,多次重申,一旦战争结束,他将解甲归田,化剑为犁。甚至在总统就任的仪式中,华盛顿非常谨慎地确保仪式场面的规模和装饰俭朴的符合共和国的标准,而不会超过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室。因此当他恳请根据他的任期以公共利益所需的实际费用来估算他的个人津贴时,显示出他高洁的个人品格,也为美国后来的政治家树立了一个克己奉公的典范。 在随后的演讲中,华盛顿多次向“全能的上帝”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并表示美国的独立是 “上帝”的恩赐。他说“上帝统治着宇宙,主宰着各国政府,它的神助能弥补人类的任何不足。”接着,他祈求上帝赐福于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并申明,“除了上帝的恩佑,一个新生的自由政府别无他法能一开始就事事如意”。如果我们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宗教背景多些了解,就会更清晰地认识到华盛顿这些举动言谈不只是仪式性的,具有很强的修辞特征。在西方社会,宗教观念极为盛行。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更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在每10个人中,便有9个人说他们从不怀疑上帝的存在。这是因为源于欧洲文化的美国,在其独立时接受了欧洲双重遗产:一是体现于美国特色宪政制度中的欧洲启蒙运动精神;二是体现于美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欧洲宗教传统。当人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求助于上帝,似乎上帝的意志和决定是解决人类问题的唯一途径。而问题最终还得由自己解决,当人们自己解决了问题之后,又总是把这份成绩归功于上帝的保佑,并认为自己是在荣耀上帝的事业。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首位总统,华盛顿肩负着组建联邦政府机构,维护新生政权的责任。因此,虽然华盛顿不在圣公会教堂领圣餐,更不是加尔文宗教的信徒,但他懂得象征性地对基督教的仪式和准则表示忠诚和认同的重要意义。他在演讲中常常引用能够激发基督教徒的信仰的语句,从而与听众达成共鸣,团结了信仰上帝的所有民众。而他在就职典礼上,把右手放在《圣经》上,道出“忠实履行合众国总统职责”的誓言,并躬身亲吻《圣经》的这一举动更是深入人心,被当做传统而延续下来。 演说的最后部分,涉及对当时重大事件的看法,他提到了宪法修正案。当时,宪法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在讨论时,只有三个州一致通过,其他州要么激烈反对,要么主张修正和修改。针对这种状况,华盛顿在演说中特别提到了“我国伟大的宪法”,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指出,“上帝决不将幸福赐给那些把他所规定的永恒的秩序和权利法则弃之如粪土的国家”,并着重称颂维护宪法利益之人。同时,他还要求国会成员“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危及团结而有效的政府的利益的修订,或避免做出尚需实践检验的修订”。他巧妙地借用了信仰的力量,向危及国家团结,藐视宪法的人群施加压力,从另一角度提出了对国民的希望,维护宪法的重要意义,措辞非常独特。 5.结论 在整个演讲中,华盛顿以诚恳的态度,神圣的使命感,热烈的爱国激情,使人感到平等、亲切、值得信任,他那无与伦比领袖风范及崇高的人格与威信更是捕获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从而使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除此之外,他还充分考虑到演讲面对的不同受众的特殊性,借助宗教信仰的力量力求让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团结在一起,把各个殖民地团结起来,让全美国人民团结一致,这也充分显示了这位演讲者的伟大和智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c3437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