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饮食如是观

时间:2022-04-03 17:58: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统饮食如是观 ——吃之前想的那些事

最近一直在看孔子关于饮食的书,很多时候看的跌去下巴,殊不知,孔子这个大成至圣先师,远比咱们想的讲究的多,尤其是对于吃的要求上,有一套自己完整药食观的策略,此话怎说呢?在此之前,得弄清楚一些Point

第一,先理清楚一下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第二再细说说孔子具备细致执行力的饮

食标准。

在下不才,不过就亲身经验而言,要明确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理路,那么从熟知的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开始。不光是国学,传统医药饮食,包括我们的京剧,所有的传统文化的门类呢,都要从这个里面去找它的支撑点。至少要从孔子和老子这两方面。

就是你怎么看这个孔子他怎么样去生活的?孔子,大家都知道,他生活在呢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医药条件是比较差的,但是孔子老先生能够活到73岁,那么他肯定是有一套他独特的饮食医药的指导的思想。那么值得我们去好好的深究它。

PS:关键词:鲁菜

孔子是鲁国人,但是他当时吃的鲁菜已经和现在大相径庭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鲁菜是以海鲜为主!传统意义上的鲁菜,实际上是一个包括现在鲁地中原地区的一个菜系,不太涉及到海鲜这个门类。那他吃什么呢?就像我们现在的宫廷菜,原菜那样子,主要是一些蔬菜、谷物还有一些鸟兽为主。

这是孔子最主要的饮食思想之一,他的饮食思想呢,主要可以归纳为呢,“两不






厌”和“十不食”

“两不厌”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谓的“食不厌精”呢,就是我们大家知道的:饮食的烹调啊,选料,不厌其烦,从精细上来做文章。脍,脍在造字上为,月会——实际上是指的是生鱼片或者生的肉片。简单点说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日本料理里面的次生,对于脍的制作的时候呢,要切得非常地精细,古代有一种著名的切法,叫做“缕切”。什么叫“缕切”?

金缕玉衣的那个“缕”,切的非常精细,不像我们日本次生一样切成片,它是切成丝的。当时在孔子的年代他们蘸的什么料?古代把这种料叫做齐(旧读jì指合金,也指调味品)汁。包括一些香辛的料,主要是为了去掉这个脍的寒性,是为了养身保键用的。写到此处,顿感孔子当时绝对是一枚高富帅,一点和穷教师沾不上边,全然被当年《孔子》电影中的造型误导了。

孔子的饮食观中,还流露出他的文化观和疾病观。先聊聊这个孔子的这个他自己的一个文化观,子曰:欲修其身,首先正其心,欲正其心首先诚其意。我们经常提到的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实际上只是孔子的文化观里面的上层的那一部分;但,凡是必有根基。所以

诚心正意是它的地基,实际上在诚心正意前面还有两句,格物致知。

先分享一下什么叫“格物”,什么叫“致知”? 什么叫“诚心”,什么叫“正意”?

格物呢,就是指的是客观事物的存在,不要歪曲它,用客观的心去了解他的存在,比如说在这个房间里面,有怎么样的声音,有怎么样的陈设,我们不带个人的感情去评价它,只是去接受它,以一个完全客观的心态把它放在自己的内心里面。






我以为是格式化的物品,比如说把东西分门别类,格物嘛,对不对?格式化。这是强调一个客观。

致知呢?就是通过格物以后把它变成我们的一些已知的,就像知识一样,慢的深入内心的过程。要深入内心不让这个客观事物变形,那需要让自己内心端正,让自己的心呢有一个诚意,这是,比如说学习易经啊或者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基础,再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够了解到要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的理路。而这些就是孔夫子的一个最稳固为基础的一个根基所在。 “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如果一个人呢想要让自己内心端正,那么他应该有一个态度。这个态度就是诚意。就是一步一步引申的过程,就像内心的一个挖掘的一个过程一样。这是绝对的一个境界。比如说,说易经推卦,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占卦人的身上,你不能考虑,比如说心意,红包什么的,比如说病人会不会完全相信你。当然这个东西也要考虑了,但是你不能把它放到主导上面来考虑,如果你的心不正意不诚的话,最后就肯定不好或者偏颇。这里孔子的文化观里呢,还有一个观念叫君子不器。从道和器两个方面来讲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一个呢,是表示主观的层面,一个是表示客观的层面;一个表示主导思想,一个表示实际的行动。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再次之前首先要明白格物致知,之后端正自己的心性,才能够去客观的更好的面对世界。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内心积淀才能更好的去看待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一件事,那就是吃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449ca1ea5e9856a561260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