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当代诗歌中的“鹿”之意象

时间:2022-09-14 16:0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析当代诗歌中的鹿之意象

作者:孔苗苗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9

摘要:鹿是当代诗歌中出现较为频繁的一个意象,从郭沫若笔下单纯的爱情象征,到北岛、戈麦等将其与古老的时间相连,再到骆一禾将其定为民族新生的希望,这一形象所包含的象征内蕴随着表达的深入而逐渐丰富,鹿最终成为当代诗歌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诗歌意象。 关键词:鹿;意象;当代诗歌

《说文解字》中指示鹿是山兽的一种。鹿性情温柔,古代民间多将其视为神物。作为一种诗歌意象鹿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等句,《国风》中的《野有死麇》,更是將鹿与美好的爱情相互连接: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在这里,鹿作为传递爱意的媒介,表现了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此后,中国历代诗人对鹿都似乎喜爱有加。白居易有糜鹿游丰草。梅尧臣有林空鹿饮溪。黄庭坚有岩前鹿卧看收帆。李白更是对鹿情有独钟: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鹿这一意象在他的笔下愈发宏大与灵动。概括来说,鹿在中国古代常见的古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特征相对固定,与鹿同时出场的”“”“等自然景色大都清幽空静,这使得鹿本身带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意味,人们通常将其看作灵物的化身,它所代表的情感大都美好且热烈。

鹿在当代的重新出场最初大多是以类形象出现,延续或是继承了中国古代对鹿的传统想象,将其与爱情、青春等美好的感情相连。郭沫若在建国后以诗经《野有死麋》为母题,用现代汉语重新诠释了这首清新欢快的爱情诗:召南野有死麋/有位勇士打了一只鹿子回来……位少女坐在一株白杨树下……勇士总说要把鹿子献给她①。五四之后,顾颉刚、胡适、周作人等人就极大肯定了《召南·野有死麋》的爱情意味,一反郑玄、朱熹等所给的贞女、暴男之解释,将诗中所洋溢的欢快之情从沉闷的道学窠臼中解脱出来,郭沫若对这首古诗的改写更将这种少男少女的爱恋表达地清新热烈。在这里,鹿作为传递爱情的媒介传达着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北岛同样没有错过对鹿的描写,写于七八十年代的《同谋》《无题》等都表现出了他对于这一意象的敏感与重视,在他的笔下,鹿更多地带有了一种时间、民族历史的意味。很多年过去了……一那只年轻的鹿在哪儿/或许只有墓地改变这里的荒凉……当我们回头望去/在父辈们肖像的广阔背景上/蝙蝠划出的圆弧,和黄昏/一起消失 我们不是无辜的/早已和镜中的历史成为/同谋……。这首诗写于70年代,整整一代人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彷徨,父辈”“墓地”“历史”“年轻的鹿,这些词语在同一个空间一同出现,那只年轻的鹿是诗人渴望见到的,正如他渴望见到新生生命一样,在这里,古老与新生相互融合,聚焦于鹿这一关键性意象之上,就像是鲜明的一镜两面,镜中的历史与眼前的现实在一刹那同时显现,鹿便是此刻时间传递的媒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44b97a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