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及其匡螯跪脐的名称由来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蟹及其匡、螯跪、脐的名称由来 蟹 先秦典籍里频频涉蟹:《周易·说卦》传曰“为鳖,为蟹,为蠃(通螺),为蚌,为龟”,把蟹列为有着坚硬外壳的水产动物一类;《尚书·周书·王会》曰成王时“海阳献大蟹”,《山海经·海内北经》曰“大蟹在海中”,都提到了海里产大蟹;《国语·越语》曰“今其稻蟹不遗种”,吴国水稻田里的蟹吃光了稻谷,连种子都没有剩下来;《庄子·秋水》曰“虷(蚊子幼虫,又名孑孓)、蟹与科斗(即蝌蚪)”,在坍塌的废井浅水里存活着小蟹……虽说先后不一,却已经把不同环境里的或大或小的这种甲壳水产动物一概称为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陆陆续续地认知了蟹类,由此,“蟹”的名称3000多年来始终沿用。 当初为什么大家共同而一致地叫它“蟹”呢?制字有义,后人作过种种推测,可信度较高的说法有二: 一是认为蟹要解壳而成长。宋人陆佃《埤雅》:“蟹解壳,故曰蟹”;寇宗《本草衍义》:“此物每至夏末初秋,如蝉脱解,名蟹之意,必取此义”;罗愿《尔雅翼》:“字从解者,以随潮解甲也”;明代的杨慎、屠本, 清代的袁景澜、屈家荪等都采此说。现今证实,蟹的一生要蜕皮解壳十七八次,蜕皮一次变形一次,解壳一次长大一圈,它确实是因解壳而逐步成长的动物。 二是认为蟹要解壳而食用。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其(蟹)味绝佳,解其渣滓不用,用其精华,故曰解也”;褚人获《坚瓠二集》:“蟹,解也,顺以兑剥而烹,故解也”;鸳湖映雪生《蟹卦》:“蟹,解也,解其四肢以饱我老饕也”;都把“蟹”之得名与吃蟹时要“解”联系起来。当然,凡甲壳类食物都要解壳,可是吃螺吃蚌之类,一次性解壳就行了,唯有吃蟹,脚要解壳,螯要解壳,胸甲要去脐揭盖,而且吃到胸腹又有一仓一仓的乳白色内壳要解,件件解,截截解,层层解,仓仓解,这是独特而与众不同的,于是古人就把动词“解”添了个“虫”字转化成名词,称这种甲壳动物为“蟹”了。如此,中国人的吃蟹史早在“蟹”的称名之时就开始了。 匡 《礼记·檀弓》有一段说:“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绥,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译成白话为:鲁国的成县,有个人哥哥死了却不肯穿粗麻布做的丧服,可是当听到孔子的弟子子皋要来县城为官,为怕受到处罚,才穿了丧服。于是成县人便说:蚕儿吐丝结茧,蟹儿背上有匡,蜂儿头上戴冠,蝉儿还拖着缨带,那个人死了哥哥,因为子皋即将到来才肯服丧。 这段话里的“蟹有匡”是什么意思?唐孔颖达《礼记正义》:“蟹背壳似匡。”原来指的是蟹的背壳。那么,“匡”又是什么?“匡”又作“筐”,一种盛物的前低后高、斜口方形的竹制器具,《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倾筐”,《诗经·召南·采》“于以盛之,维筐及(圆形竹器)”,说明了筐是我国劳动人民早就创制、普遍使用的器物,“蟹背壳似匡”,以“匡”比拟“蟹背壳”,形象,贴切,自此,蟹有了第一个构件名称,并且鲁国成县人所起的“匡”名长久地流传了下来。 说长久流传,举例而言。南朝齐祖冲之《述异记》:“出海口行六十里,有淡水,清澈照底,有蟹焉,筐大如笠,脚长三尺”;唐钱《江行无题》“漫把樽中物,无人啄蟹匡”;宋苏辙《次韵子瞻颍川留别二首》“紫蟹三寸筐”;宋张耒《寄文刚求蟹》“匡实黄金重”;至清,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九十团尖膏满筐”,王宝庸《离为蟹赋》“螯诚若钺,壳竟似筐”。 后来由“匡”派生出“斗”(唐唐彦谦“一斗擘开红玉满”)、“箱”(宋齐唐“时珍蟹有箱”)等,可是称“匡”始终是主流。现今图书里则称为背甲,虽无匡、斗、箱的形象,亦属精准。 螯跪 《荀子·劝学》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先前,包括《周易》《尚书》《山海经》《国语》等都提到了蟹,说明这种水生动物早就有了统一的称呼,至于螯跪之名却首见于《荀子·劝学》,出于沿用或是荀子的命名已经远不及考,反正,自此之后被接受和使用开来,例如宋文同《寇君玉郎中大蟹》说“蟹性最难图,生意在螯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蟹)二螯八跪,利鉗尖爪”。 螯跪是什么?唐杨《荀子注》云:“跪,足也。螯,蟹首上如钺(古兵器)者。”那么,为什么称“螯跪”呢?宋罗愿《尔雅翼》里进一步作出了说明:“八足折而容俯,故谓之跪;两螯踞而容仰,故谓之螯”;因为这个说明符合情理,于是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明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及清张玉书《康熙字典》等都曾引用。于此,可以把两说合一:螯在蟹首,其状如钺,因能仰起向上而名;跪在其后,亦即是足,因能曲折向下而名。现今图书里,螯跪通称胸足,并把蟹列入十足目,然而仍加区分:二螯的主要功能是掘穴、捕食和防御、争斗,八跪的主要功能是爬行和游泳;因为功能不一,导致了形态上的差别。 必须补充说明,虽说螯在之后比喻为“钺”“戈”“剪”“钳”等,可是称“螯”仍占绝对优势,难以动摇,“二螯堪把持”(唐杜甫)、“紫蟹螯螯香”(宋宋祁)乃至“螯封嫩玉双双满”(清曹雪芹),就是今天有关介绍动物的书里还特称它为“螯足”。至于跪,虽说仍有沿用,可是自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了“蟹有二螯八足”之后,就更多地称“足”了,“蟹皆八足”(宋傅肱)、“古传(金陵)有巨蟹,背圆五尺,足长倍之”(元陈芬)、“八足旁行故名螃蟹”(明梅膺祚)、“多肉更怜卿八足”(清曹雪芹)。之后,又从“足”派生出“腿”(《红楼梦》中有“这满桌子的腿子,二奶奶管吃就是了”),派生出“脚”(四川儿歌《螃蟹歌》中有“螃呀螃蟹哥,八呀么八只脚”)等。为什么?比起“跪”,“足”“腿”“脚”更直接、更通俗、更明白。 脐 三国魏张揖《广雅》:“蟹,也。其雄曰,其雌曰博带。”意思是,(fú)这种小蟹,又叫(guǐ),雄的称(lāng hǎi),雌的称博带。为什么“雄曰,雌曰博带”?谁也说不清楚,而且之后也只为文人炫耀博识(例如清尤侗《蟹赋》“前驱,博带后行”)而偶然使用。不过,张揖《广雅》却是中华蟹史上第一次触及了蟹的雄雌。 贾齐勰,北魏齐郡益都人,曾任高阳郡太守,农学家,在《齐民要术·作酱等法第十七》里说:“九月内,取母蟹。母蟹脐大圆,竟腹下,公蟹狭而长。”不仅接续《广雅》蟹的雄雌,更指出了辨识的依据,即按脐的形态判断:母蟹的脐又大又圆,覆盖着整个腹部;公蟹的脐则又窄又长。脐,原指人体腹部正中的肚脐、脐带之类,现被借用于蟹,并区别于蟹腹,可以说,这是中国人最为智慧的词语活用之一,准确,恰当,而且对蟹脐的描述形象直观、易于把握。从此,不只各种字书释“脐”都增加了一个“位于蟹腹”的义项,而且始终为大家沿用,“霜脐常食新”(宋黄庭坚)、“霜脐贵抱黄”(宋李彭)……直至今天,动物书上仍称贴伏在腹甲上或大圆或狭长的那片甲壳称“脐”。 唐朝末年,诗人唐彦谦《蟹》诗:“漫夸风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以尖脐称雄蟹,以团脐称雌蟹,应该说“尖团”之称既不失《齐民要术》原意,又简化明了。于此,蟹的雄雌称呼便被定格,例如宋苏轼说“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丁公默送蝤蛑》),明徐渭说“金紫膏相蚀,尖团酒各酣”(《蟹六首》),清翁同说“入手尖团快老饕,橙香酒洌佐霜螯”(《食蟹》)等。 那么,“九雌十雄”或“九月团脐十月尖”是怎么回事?原来雌蟹和雄蟹的成熟期有先有后,在长江下游江浙皖一带,一般在农历的九月,雌蟹先进入成熟期,由清瘦而丰满,而雄蟹则稍迟,至十月才长足充实,故而,这是先人在食蟹中不断比较和体察才获得的经验。 清人王念孙在《广雅疏证》里说:“今人辨蟹,以长脐者为雄,团脐者为雌。”张揖首及蟹的雄雌,经贾齐勰、唐彦谦等,在历史岁月里逐步而缓慢地得到了深化。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17258c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