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研究 作者:介贝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4期 【摘 要】先秦儒家经典特别是十三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献的始祖。经书中保存了大量史料,对研究先秦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中,在《周礼》、《礼记》、《左传》、《孟子》等诸经中,对“大一统”理念极为推崇,这种浓厚的“大一统”政治理念,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先秦儒家;十三经;“大一统” 在十三经尤其是《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诸经中,体现出较为浓厚的传统“大一统”政治思想,这种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其思想内容深刻广泛,对后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一、“大一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先秦儒家诸经的大一统思想,有着浓厚的时代烙印。从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王朝,面对广大的土地和人口,周王朝采取裂土封国的分封制,建立了众多诸侯国,以拱卫王室。西周末年,幽厉昏暴,使得强大一时的西周亡于犬戎。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权力下移,诸侯国不服王室,不朝天子,礼乐征伐渐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大一统局面被破坏,社会进入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到战国时代,齐、秦、楚、魏、韩、赵、燕七个大国相互攻伐,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中国人向来渴望统一,一方面,因为统一能够制止战争,带来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国的农耕文明需要这样一个环境;另一方面,从诸侯林立,到“春秋五霸”,再到“战国七雄”,中国逐步走向统一,这也是当时的“天下大势”。因此,顺应人民的统一需求,顺应统一的时代发展潮流,“大一统”思想在先秦儒家经典中应运而生。 二、“大一统”的思想内涵 “大一统”便是要实现国家的统一。实现大一统,就是要实现诸侯国之间安宁和平的环境,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建礼乐制度,使国家一切活动步入正轨。“大一统”的思想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由谁来实现“大一统”,以及实现“大一统”的手段。 (一)由何人来实现“大一统” 第一,由“天子”实现大一统。在最初儒家学说中,所谓的“大一统”便是在总体上恢复周天子对诸侯的统治地位,恢复周王朝的礼法,即上下尊亲的等级地位与天子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思想寄希望于周天子即所谓的“王”来实现大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是天下之尊,是天命所归,由王来实现统一,是天地正法,人间正理。在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语》中,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即号召“礼乐征伐”出自“天子”。 第二,由“仁者”实现大一统。何为仁者?在孔子看来,能够制止战争,称霸诸侯的人,是为仁者。《论语·宪问》中,孔子对助桓公“合诸侯”、“霸天下”的管仲以仁者相称,究其因为是管仲成就了桓公的霸业,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诸侯间无休止的战争,恢复了礼仪秩序,使人们免于“披发左衽”,这是孔子乐于见到的。《论语》中也给了齐桓公“正而不谲”的积极评价,在孔子看来,这种“仁者”必须担负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统一重任。当然,按照孔子的阶级观点,齐桓公、管仲能得到“仁者”之称,更是其“尊王攘夷”的立场使然。“仁者”要实现大一统,还是要以尊王为先。 随着时代的发展,孟子的思想更为进步。孟子的统一思想不再以“尊王”为第一要务,对于天子,孟子不再将其置于崇高的地位。孟子的仁政爱民思想与他的大一统思想是紧密结合的。“孟子见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只有“不嗜杀人”的仁者,才能“王天下”,才能实现大一统。 (二)实现“大一统”的手段 第一,通过“尊王”实现大一统。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必须改变诸侯僭越天子礼制的做法,重塑天子威信。《春秋》首句就是:“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传》解释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所说的“大一统”问题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一律听命于周天子,即全国由地位至尊无比、权力至高无上的周天子进行统治。在《左传》中,这种理念同样得到体现。 第二,通过“仁政”实现“大一统”。以实施仁政而至“王天下”的思想,在《孟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实施仁政的措施。 首先,孟子提出用德治达到“天下归心。”(孟子)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其若是,孰能御之?”其次,孟子支持以“至仁”讨伐“至不仁”,实现统一。(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的“王天下”思想,无不体现着他的“仁政”“德治”的理念。他不再以“尊王”为先,而是主张四方诸侯凡行仁政皆可一匡天下,并且支持“仁者之师”以武力方式实现“大一统”。 第三,通过维护“礼制”实现“大一统”。春秋战国在儒家学者眼中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恢复礼制是儒家“王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大一统的先决条件。这里所谓的“礼制”,便是周公所定之礼,是西周王朝的礼乐规范。只有尊礼,才能恢复国家统一的秩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礼”是实现大一统的工具。“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通过“礼”以别君臣,明确统治秩序。儒家学者还认为,通过修礼还可以达到修齐治平的作用,实现大一统。其次,在《周礼》、《礼记》中提出了一整套统一国家的礼乐规范。《礼记》中“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规定王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二庙,官师一庙,庶人无庙。这些规定体现了严明的等级秩序,是大一统国家的要求。最后,通过对僭越礼制行为的批判实现大一统。孔子对僭越礼制的行为极度反感,观“季氏八佾舞于庭”发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感叹。《左传·定公十二年》的“堕三都”事件,也体现了孔子为维护国家礼制规范,对这种破坏国家大一统行为所做的贬斥。 三、“大一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先秦儒家经典尤其是十三经中的“大一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春秋》—出而天下乱臣贼子惧焉,遂使后世之人皆以维护天下一统为荣,以僭越礼制、分裂国家之事为耻。其大一统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安定统一的,对统治阶级巩固统治也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思想得到统治阶级支持,在国家体制中得到贯彻,其“大一统”思想更成为了治国理念。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大一统成为天经地义的治国至理。 “十三经”不断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其所体现的儒家大一统思想,也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得到长久灌输,使“大一统”思想成为上至国家统治者,下至社会精英群体的理论默契。从中国历史上也能看到,统一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先秦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人民的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 2006. [2][4][5] 金良年. 孟子译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3]王维堤,唐书义. 春秋公羊传译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6]杨天宇. 礼记译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84f12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