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时间:2023-06-07 20:05: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作者:张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2

要:此篇论文重在剖析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中子君的音乐形象及其咏叹调《一抹夕阳》,在本篇论文中我将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施光南的歌剧《伤逝》故事情节的浅析,剖析子君的性格与形象;(2)重点分析子君的咏叹调,通过分析其曲式结构,旋律走向,使读者能够较好的把握演唱情绪。结合自身的实践,实现作品的二度创作。 关键词:伤逝;子君;咏叹调;音乐形象;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115-01 一、演唱背景提要

不论是鲁迅的原著还是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都是在紫藤花盛开的夏日小院中展开的,涓生在租住的小院中苦苦等待子君的到来,他坐立不安,深怕是前一晚上带着子君去看易卜生的戏剧晚归,而害得子君受到叔叔的责难不能前来了,他满脑子胡思乱想着

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

子君便是在涓生的盼望中、在这样的小院场景中首次出场,她与涓生讨论着前一晚易卜生的戏剧,盼望着能像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那样,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她想要挣脱原本富足但却不自由的封建家庭,希望得到涓生的认可,虽然,她争取到了与心爱的人共同生活的机会,但是社会上的压力也让她感到迷惘,子君站在窗前,看着夕阳西下,一时有感而发演唱了这首咏叹调——《一抹夕阳》。 二、演唱分析

《一抹夕阳》也叫做《子君浪漫曲》,是由王泉 韩伟、施光南作曲,这首咏叹调篇幅不大,旋律线条优美、朗朗上口,被作为音乐学院本科学生的必唱曲目。《一抹夕阳》以G调贯穿全曲, A1BA2三段式的曲式结构呈现,这三段看似简单,但是要求演唱者要把握三段演唱的不同情绪,才能更好的呈现出子君的人物特点,下面,我们来分段了解这首咏叹调。 16 个小节是从容、轻缓的前奏,也是整首咏叹调的主题线条,这16小节的前奏,是在《紫藤花》原8小节前奏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虽然伴奏音型有了改变,但是主旋律的走向是一致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乐曲的 A1 段是在歌词一抹夕阳……我的心啊思绪纷纷。132 小节)中展开。 歌词思绪纷纷表达了子君爱情前来临的复杂心情,这里小小的波动也是为B段的出现做转折。在演唱过程中,起音要平稳、从容,注意谱中的表情记号以弱起音、适中的音量演唱,控制自己的气息平稳,在气息与歌唱机能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尝试每4小节换一次气,这样一来旋律线条会更加平稳流畅的进行,这就需要演唱者在私下进行大量基本功的练习。总结A段部分就是讲述子君沉浸在爱情之中的喜悦之情,演唱者切记,在这一部分一定要控制音量、把握演唱情绪平稳的歌唱,为B段情绪的转变做好铺垫。

乐曲的B段(33 67 小节)的一开始便是突然的情绪转变,演唱者的情绪也要随之激动起来。在这一段施光南运用旋律激动的情绪变化表达子君勇敢冲破禁锢、追求自由爱情的坚定决心。这一段虽然是表现子君的决心,但也不要演唱的太过沉重,演唱者要把握住子君的艺术形象,

在唱到重开封建家庭的牢笼,去追求自由的爱情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之后的休止符号,将其明显的展现出来,这样也能体现子君这个年轻、活泼的少女形象。在这之后,是全曲的高潮部分(50 -67 小节),节奏也多使用了三连音来表现子君迫切想要倾诉心中的情感,整个歌曲进入了情感的最高潮。总结B段部分,演唱者在演唱前半部分(33-49 节)时,要注意投入感情、气息保持平稳流畅、音量不要太大、咬字要坚定清楚;后半部分50 -67 小节)的演唱要注重旋律的流畅连冠,感情也应当更加的充沛。在乐曲的最后一段68 93 小节)是 A1 段的再现,A2A1段虽然在歌词和旋律上基本相似,却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情绪。再现段在歌唱喜悦、幸福、对生活充满希望之后紧接着是我的心啊,难以平静。这就显示出子君这两段情绪的变化,在演唱这一段时要重点把握感情力度的变化,这一段与B段比较而言是子君在激动演唱后情绪的回复,演唱力度较B段平和、轻缓,但是与A1段相比,它却要演唱得更加坚定,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气息的平稳、连贯,在情感述上要更加深情、向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全曲结尾要由强到弱、由中速到渐慢,演唱者跟随钢琴伴奏一起慢慢从音乐中平复,这样既可以让音乐更具有完整性,也凸显了演唱者优秀的艺术素养。 三、结语

《一抹夕阳》这首子君的之咏叹调,在总体上要把握平稳、流畅的特点,歌词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婉转,这样一来就更加考验演唱者的气息是否能平稳支撑。这首咏叹调的三个部分,要使用不同的演唱情绪、不同的力度、表达不同的情感,最难把握的就是第一段与再现部分的对比,这需要演唱者在私下多次的练习、实践,只有这样身心的投入才能帮助演唱者把女主人公子君想要表达的情感尽可能完美的呈现给所有的听众。 参考文献:

[1]鲁迅.伤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姚桂丽.伤逝·在中国歌剧历史上的地位[J].新西部,200505. [3]田亚茹.中国歌剧唱腔及演唱民族化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1be44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