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琵琶名曲《春蚕》赏析 作者:周世佳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6期 《春蚕》是中国著名音乐家刘德海先生创作的一首借喻人生理念的琵琶名曲。通过‘春蚕’的生命历程来反映现实社会的情感宣泄,同时赋予乐曲以深刻的个人灵魂和和人生追求。 《春蚕》作为刘德海先生最为有名的琵琶创作作品,其富含了充分的个人情感魅力,对于书写当时那个时期的人文风尚,歌咏人生篇章来说,都具有整体导向性。《春蚕》是刘先生创作的‘人生’五首中的其中之一,乐曲富含我国悠久文明的文化特色,并具备了新时期演奏表演手法的特征,既从一个角度上阐述了琵琶音乐领域的艺术个性,又从另外角度树立了该乐曲富含奉献精神的传导理念。此曲以基于北方牧民广为流传的民谣调子,作为乐谱的基调,再结合‘春蚕’的深刻概念,赋予了琵琶乐章的灵魂体现。乐曲通过春蚕庄严、悲壮的主题和“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内涵,寓意着人生与事业奋斗的艰辛,赞叹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生命顽强不息的伟大力量。 春蚕,对于华夏民族来说远非只是吐丝绸之物。它所传达的是献身、牺牲、高洁,始终承载着国人的价值表征。从古至今,一直广为流传着有关于春蚕的诗句。将春蚕的坚定,朴实,无私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广大群体。有人说:春蚕鞠躬尽瘁的情感传递,就好比那些愿意为人民服务而无私奉献的人。而刘先生创作的这首曲目,则是根据这类思想观感,来进行书写拓展,因春蚕也有代表我国先人开拓的丝绸文化的意思,所以刘先生谱曲的这首琵琶独奏曲,贴合大众的内心,同时还迎合人文理想的发展线路。 《春蚕》的引子,采用四弦降低大二度定弦,运用了琵琶很少使用的降E、降B调,调感新鲜。由琵琶模拟维吾尔族的吹奏乐器“乃依”,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来协调北方牧民民谣曲调的特殊性,给人们呈现出一副精致流淌的书卷式画面,同时时而高时而低的走向,加上各种轻快的铃音,为人们的听觉带来了一场动人的盛宴。 在音乐前奏阶段,针对引人入胜的目的,对音谱着重以联动来设定基调,在指法应用上,加入了多元性的弹、拨、抹等形式,跟真实情形下的广袤情景融为一致。侧面映照了商队的艰辛路途。创作人以其多年的学识,将各种琵琶演奏技艺,灌输在整首曲子当中,赋予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以灵魂。右手双摭的同时,左手有一个大幅度的滑音,以表现人在沙漠中艰难行进的滞涩感.。 第二章程开始时,使用了与前期完全不同的风格来呈现。如果说第一段时候是舒扬而缓慢的话,第二段则是富有动感的。用轻快灵动的曲风,加上演奏家指法活跃的拨弄,可以让整首曲子‘活’起来。仿佛沙漠中的一弯甘泉,中期的演奏旋律曼妙,带给人一種繁华的感觉。这时候的表演手法,借鉴了新疆地区的热瓦普音乐,宏观、立体、厚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2f5a17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