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魏晋风度的理解_作文

时间:2022-08-02 23:3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谈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逍遥“游”

在庄子的《逍遥游》一文中,逍遥即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境界,是一种身体不受羁绊,心灵自由放逸的境界。而身体与心灵的自由对于人来说,就如涸辙之鲋所渴望的水一般,或远在天边,或近在眼前。

中国自古多隐士。从伯夷到嵇康,从陶渊明到王船山,或为了不事二君,或为了追求自在,远离尘嚣。从老庄到“竹林七贤”从禅宗祖师到苏东坡,从林语堂到沈从文都在逍遥中度过了诗意人生。我们不得不佩服逍遥境界的巨大吸引力,感叹先人们视逍遥为人生宗旨的畅快、洒脱。

西方逍遥的哲人也比比皆是,从斯宾诺莎到海德格尔,从华兹华斯到郝尔曼,从叶赛宁到塞林格,胸怀宁静的哲人对大自然的自由生活的美好追求,显示了对繁杂、勾心斗角的抗拒。 处于极大压力下的现代人的确很难仿效古人潇洒飘逸,忘情流连于山水间,特立独行、真我至上的人生。但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而通晓天下大事,心灵的陶冶和净化也可以在自我意识中完成。在这样物欲横流的科技时代,个人的精神需求反而被忽略了。逍遥的人生似乎竟也成了奢望,可望而不可及,就连自我反省都被埋藏在了每日的纷繁中。

在这步履艰难、精神匮乏的世界中,强者可以做到指点江山,兼济天下的达观,弱者只能闭门刻舟,蜷缩在自己营造的那处唯


一的不受污染的小角落中,诉说着生存的无奈和怀才不遇的愁苦。这时的逍遥早已不再是灵魂的彻底解脱,而成为无力改变生存困境逃避现实的借口,即使寄身于喧嚣之外,也无法达到静、虚、远的超然境界。

吾辈平庸,鼠目寸光,每日为生计奔波,为衣食发愁,无暇谈及逍遥,风花雪月的遐想只是茶余饭后的话题。面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生存竞争的激烈,贫富差距的悬殊,社会分配的不公,人们心理容易趋于失衡,久之就在诅咒和叹息中沉沦。灵魂的漂泊不定,生活的目的不清,信仰的缺失,丝丝苦笑背后隐藏的酸楚,貌似逍遥的外表透出刻骨的绝望。老庄天马行空的神游成为痴心的妄想,李白酒醉长安街市的潇洒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痴狂。做一个雅士难,做一个隐士更是难于上青天。

但,再难的蜀道也有人越过,追求逍遥的路再艰难,也总有人可以跨越。逍遥“游”其实就是在这样的重压下,仍不忘记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一方宁静;在这样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真正的舒适;既然身体上的不羁无法实现,心灵的解脱何尝不是一种逍遥?逍遥虽难得,但不妨赌一把,在这渺小人间,还是有一处“晴朗”的。

梭罗说过“逍遥是一门了不得的艺术。逍遥当然是离不开眼睛,离不开双手,离不开心灵的。而艺术就是要靠眼睛搜索的,靠双手创造的,靠心灵发现的。同样,艺术化的生活也离不开淡泊的心境。“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的境界就是一种逍遥,只要心远,地自然就会偏了。哲学家可以在思想的海洋里尽


情徜徉,普通人也可以在柴米油盐中创造艺术;飞行员可以在九万里高空自由翱翔,出租车司机也可以在马路上画出属于自己的符号……逍遥不再只属于文人墨客把玩的观赏物,她已经走入大众阶层。

陶渊明能潜心南山采菊,华兹华斯能在湖畔反复痴情吟唱;王维寄情于松间明月,海德格尔思考人生的沉沦。伟人也好,庸人也罢,只要能放下这纷扰的世界,用逍遥来守住骚动的灵魂,尽情地哭,抛洒出委屈的泪水;开怀地笑,笑出世间的悲苦。用平凡的岁月拒绝平庸,用逍遥的心境抵挡风雨。 |蔡婷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f9578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