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先生的文笔、学识是有目共睹的,不必多说。初中时前后相继读过他《雅舍小品》《雅舍谈吃》两本,内容基本忘却了。不像小说,尽能记住情节,甚至人物台词都能背下来,小品文常是一时读过,有一时的体会,适合经常拾起来看看。 《为这人间操碎了心》这本书收录了六十篇文章,按内容分为五辑,分别是人间世相、生活哲理、故人故事、猫狗怡情、美食评论。拿到书,简介上几篇名作还没有夺人眼球,反而是写美食的篇章,让人先提起兴趣来。可见,道理可以慢慢读慢慢悟,美食是第一不能错过的。 文章风格用典雅诙谐足以概括,文字没有夸夸其谈或炫耀文采之意,即使谈到文学类的话题,先生笔下也都是谦虚谨慎的。其中还有些篇章引了不知何处看到的趣闻闹剧,或有自嘲,或有暗讽之意,言辞不甚激烈,却有发人自省的效果。 看近代以来学者写的散文,总想就其文风模仿一二,只是从来没有成功过。稍有一段时间不看这类文章,就又去故弄玄虚,搬些高雅深邃的词汇来装扮,简简单单的事情都写不明白却还沾沾自喜。或许像刚在网上看到的说法,看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在垃圾里浸润太久,就被同化了。当然,这话又有些妄自尊大,而且把过错随意推脱出去。 我们是因为什么抛弃了那时的文风?不得而知。只好常拿那时的佳作看看,稍作点醒。 如《诗人》一篇,语言幽默辛辣,调侃过后却有些辛酸之味。文章里写的把诗人看成特务的趣事虽然有些出格,诗人形迹可疑的样子倒刻绘得形象。“诗人也不免几分江湖气,不是谪仙,就是鬼才,再不就是梦笔生花,总有几分阴阳怪气”,这话说得不得人心,却也恰切,让人反驳不得。 昨日看到电脑屏保上写着一句“当别人都在种麦子,我退出来,去种玫瑰”,觉得说这句话的人真有些矫情,不知出自何处。当时就想,些许文人心里有好恶喜憎,便将植物也分出个高下来,硬说麦子比玫瑰少了美感,果腹的不如审美的,审美中又要分出一等二等来。但看古今名篇中,又有不少咏万物,不论其功用的。 查询罢,是出自三毛,原文还没查清,网页上尽是只引用这一句的,显然成了至理名言。读过三毛一些文字,虽有个性,却不是这一句所示的这般自视清高,合该将前后篇章读罢,再作评论。 三毛还不是像文章所假设的,生在我隔壁,我已经要为她一句似诗似文的话褒贬一番了,若是身边真的有人字字句句都要拽文押韵,恐怕我也像书里,当他是个怪物。 在诸多不合时宜、不入流后,仍“不失赤子之心”,那是得天独厚的诗人,只是,诗不太能卖钱,后世留名之类,更是希望渺茫。总之,现实中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梁实秋写到这里,是在感叹自身,还是想起多少位友人,不得而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80191c8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