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礼仪四误区

时间:2023-01-25 14:00: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宫剧礼仪四误区



欣赏大多数清宫剧,观众品味的多是惊心动魄的斗争和缠绵悱恻的爱情,而剧中的清宫礼仪,观众却不知道其实有很多错漏。

误区1:皇帝上下朝太监用嘴喊

清宫剧中,皇帝上下朝的程序几乎已成定式,一太监站在龙座前,拖长声调,高声宣布“上朝”“退朝”,然后是众臣下跪,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电视剧《甄??》开篇就是雍正上朝的仪式,一太监在大殿门外,抽响了三次鞭子,镜头拉近便是雍正上朝、群臣参拜的场景,没有人说话。这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正确礼仪,有个专业术语叫“鸣梢三声”“在清朝上朝并不是用嘴喊‘上朝’‘退朝’,上朝前啪啪啪三声鞭子响,意思是安静了皇帝上朝了;退朝的时候又是三声,意味着安静了皇帝退朝了。 误区2:上朝议事君臣同处一室

绝大多数清宫剧里,皇帝都是高坐龙椅上,群臣站下面,或启奏或议事。而实际上是皇帝一人坐在乾清门内,所有大臣都在大殿外站着,有本者上前启奏。清朝皇帝处理政事,并不像现在很多清宫剧里说的在一间屋子里。皇帝与大臣共处一室,仅限于皇帝单独召见大臣。“由太监宣召,大臣进


了屋,就会跪在一个蒲团上回话。”而正规的上朝议事,有个专业说法叫“御门听政”。御门听政是历代较有作为的帝王处理政务的一种形式,因在清晨举行故又称早朝。清朝从康熙帝开始,将御门听政的地点从奉天门(太和门)移至乾清门,每天凌晨,文武大臣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并按品级分列于乾清门两侧。当皇帝就座后,太监鸣响鞭,大臣们行一跪三叩礼,然后九卿六部大臣依次奏事或敬呈奏折,由皇帝做出决策。事情处理完后,再鸣鞭,皇帝起驾回宫,百官退出。

误区3:皇帝出行街头百姓围观

皇帝出行,人山人海的围观场面在清宫剧里屡见不鲜,但围观皇帝是错误的做法。婉容皇后的弟弟郭布罗?润麒曾说:“现在的戏,皇帝出行,两边的老百姓都伸着头,恨不得摸着皇上,那是不可能的。皇帝出行的仪仗应该是这样的,前面有引领太监,嘴里发出嘘声,老百姓知道皇宫里面出来人了,要面朝墙站着,要是没有墙,也是背朝皇帝。”转过身去,第一目的是保障皇帝的安全,另外也是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龙颜是不能随便看的” 误区4:太医诊病直接接触身体

太医如何给后宫娘娘们诊脉,历史记载是“悬丝诊脉”因为宫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太医为娘娘、公主们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只能用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de5cc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