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教学随笔 作者:王小伟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9年第2期 摘 要:还有三周的时间就要期末考试了,上周结束了课程,对最后的三个单元(三个单元在一张试卷上)进行了测试。结合质量效益月,上午第3节进行了试卷讲评,校长几个领导及老师参加了听课并进行了评课,针对本节试卷讲评课,进行了特写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随笔;指导训练;课堂考察 在上课之前,先对试卷进行了较细致的批阅,根据得分情况,把试卷分成四类:90分以上47人,80分以上51人,60分以上54人,60分以下2人。再分别算出优秀率83.9%,良好率91%,及格率96.4%。然后对学生的卷面书写情况进行了一一检查并记录:书写认真,可以加二分的有43人;可以加1分的有8人;书写潦草,加0分的有5人。最后对试卷中五个大题,每个题学生的出错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做了记录:第一大题计算,第一小题出错的同学有2个。第二小题出错的同学有3个,几个同学出错的原因是什么,进行了简单记录,以备课堂上使用。第二大题是选择题,有江××等六个同学出错,其中5名同学第2小题出错,4名同学第4小题出错。我分析了学生的出错原因并在试卷上做了记录。有的同学是没有按题目要求写序号而出错,其他同学可能是因为不会做造成的。第三大题填空,出错的同学比较少,主要是第2小题有两个同学不会写“余数”的“余”字。第3小题有3个同学出错:我在试卷上做了记录。第5、6小题,1个同学空着,没有做,需要了解原因。第四大题连一连,只有两位同学出错。本题是从一辆汽车的前面、侧面、后面分别来观察,连线得出观察到的图像,一般情况,学生一看就会。第五大题解决实际问题,本题出错最多,这也是本节讲评课重点讲解的题。 通过分析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次测试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是什么。本次测试情况分析,包括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以及学生的书写情况。重点分析指导学生的书写情况,通过之前的记录,点名到人,通过欣赏别人的试卷,找差距;通过投影仪指导学生卷面要干净、整洁,书写要清楚、工整、规范。通过说一说对本次测试有什么想法,满意吗,或者有什么该吸取的经验教训,让学生来自评,来鼓励学生主动地在测试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但是对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他们还没有学会怎样表达,也许不够大胆;也许不能找到语言,总之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也许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去慢慢培养吧。对此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表达、来自评,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这种方式,在老师的评课中受到了肯定,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自己改错。有些错题学生自己是能改对的,应该给学生机会。学生在改题的时候,我来回巡视,时刻关注学生的改题状况,还适当给予学生指导,本环节在评课的时候老师没有提出异议。试卷讲评。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1~4大题,学生出错不多,所以我采用谁出错,谁先说明出错原因后回答怎样改正错题的形式来完成。整个四道大题,只说明了几个细节,精讲了一道题:每件衣服钉5粒纽扣,43粒纽扣最多能钉几件衣服?这道题是典型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从分析到列算式到用竖式解答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各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理解。第五大题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讲评重点,其中1~3题是有关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三道题代表了三种类型,其中第三道出错最多,在讲解时都做了精讲细讲。课后我会及时补上。4、5小题中共包含4道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初步学习了加减乘除的意义之后,第一次学习稍有难度的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是本册书的难点,讲解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或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在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环节齐全,注重了一二年级书写、语言的培养及指导训练。能指导学生寻找错误原因并改正,错题讲解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对进一步学习较难的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本节课做得不到位或不足的是:(1)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我应该及时发现并提醒或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让不听课的同学认真听课;(2)课堂上应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学生坐姿不正时,要及时提醒,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 总之,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在学到知识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各种能力、习惯的培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我对本节试卷讲评课的反思。 参考文献: 崔阳洋,丁肖玥.基于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课堂的教学管理探析[J].新课程(下),2017(3):226. 作者简介:王小伟(1977—),女,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编辑 谢尾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837f340cb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