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中“嚼文字”-精品文档

时间:2022-12-13 08:39: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咬文嚼字”中“嚼文字”



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师,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一篇文艺随笔《咬文嚼字》中选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在文学,我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领略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应“随处留心玩索”“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细读此文,发现文中有两个地方有待商榷,姑且举出,发表拙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第一,朱先生在评郭沫若修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时,同时也举了改“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的例子。举过两例后,朱先生评价说“这是炼字的好例”,并对炼字的道理研究了一番。

可是,仔细“嚼”一下,发现朱先生这种说法也不太妥切。“这是炼字的好例”这一说法紧承两个例子之后,此处的“这”应指代朱先生所举的两个例子,其意思应为“这(两个修改)都是炼字的好例子”。可实际上,第二个例子实为炼字的败笔,而非成功的典范。朱先生自己在后文中也说“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成了主词,和‘你(的)’根本不成一句话”由此可,朱先生“这是炼字的好例”的说法欠妥。

第二,关于李广射虎一段,王若虚在《史记辩惑》中进行了改,朱老先生立场鲜明地肯定了原作品,认为王若虚改的拙劣,


说出了这样的一个理由:“‘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如从文学角度进行评价,朱先生此说是没有问题,可是如果从其他角度来说,朱先生的这种说法有失公允。

王若虚是金代的重要学者,精于经、史、文学,独步一时。元文学家李冶在《〈滹南遗老集〉序》中指出:“今百余年,鸿生硕儒,前后踵相接。考其撰着,訇磕彪炳,今文古文,无代无之,于议论之学,殆为阙如”,惟“滹南先生学博而要,才大而雅,明而远。所谓虽无文王犹兴者也”。由此,可以见他在学术上的独特地位。而王若虚的文学理论,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当时的金代文坛,某些作家竞靡夸多、追奇逐险的倾向比较突出。王若虚以理论家的器识和胆略,与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论争。在文学和生活关系的看法上,王若虚主张写“真”去“伪”,反映客观现实,以为“哀乐之真,发乎情性”(《诗话》上),“文章唯求真是而已”(《文辨》一)。指出“凡文章须是典实过于浮华,平易多于奇险,始为知本末”(《文辨》四)。他对司马迁的评价是“司马迁之法最疏,开卷令人不乐”“迁虽气质近,以绳准律之,殆百孔千疮”。(《文辨》)他对司马迁的评价,明显有失偏颇,暴露了他的理论的不彻底性。可是,从要求写“真”写“实”的历史著作评价标准来说,《史记》中关于李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8a9859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