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

时间:2022-07-15 04:08:4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课题界定 1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的应用意识,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的心理倾向。意识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种心理倾向,重在自觉性、自主选择性,它需要在较长时间中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才能形成。

《标准》关于应用意识的刻画,为我们理解应用意识提供了基本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有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现实世界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隐含着一定的数学规律,需要人们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求解决策略。一个缺乏应用意识的人,会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视而不见,当然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发现了。可以说,面对实际问题,能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否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注意到在引进新知识时提供一两个实际背景,以便使学生理解数学源于生活。但仅仅如此并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应用意识,也许抛开教师提供的实际背景,学生头脑中便难以找到其他的实际背景,依然会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无法感受到新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只有不囿于教师提供的案例,而能主动的寻求其实际背景,才能为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可以说,主动寻求新知识的实际背景,是增强应用意识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强调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今天,主动寻求知识的应用领域,开辟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显得格外重要。

2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能力基本上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的。所谓“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会提出、分析实际问题,并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换言之,就是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寻求对科学事实和现实世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也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数学应用能力的含义包括:数学应用能力是个体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应用能力是一个多种因素的综合能力;知识技能是构成数学应用能力的基础;数学应用能力以具有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为前提。

(二)理论支撑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内容之一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内容都深刻而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载体、途径、环境都是广阔无限的现实生活。这与我们






解决当前教育内容(虽经改变,但偏难怪题仍有存在的现象)完全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太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服务的现象有很大启发,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了生活的“纯数学”仅是一种“数学游戏”是缺乏生命力和存在意义的,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数学就失去了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2、活动构建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各样的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让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知识的。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住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4、心理学依据

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根本动力是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即儿童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能否掌握知识技能,既依赖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依赖于学生能否产生主动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不是简单地“授予”,而应是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和形成个性。数学应用教学是从儿童身边的日常生活入手,从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运用又重新回到生活实践中,它强调参与,注重直观,因而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适应学生的需要,也能较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形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在用数学”的数学意识;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应用意识;

3)在对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样性; 4)引导帮助学生从观察、探索、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研究内容

以研究和充实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为主线,确定子课题研究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的行动研究;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体现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






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深远意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观察和调查中理清不同年龄段学生数学应用水平的现实状态。 2、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的研究;

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利用。

3、丰富学生数学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研究

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3、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4、结合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合理 运用观察法是及时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运用调查法以获取全面的研究资料;运用个案法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五、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一)加强领导

1、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安排行政人员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副校长兼课题主持人,教导处两名同志和教研组长都是课题组核心成员,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研究者,既研究又管理,他们的研究行为就是一种示范和引导。

2、制定“课题管理和研究制度”,以制度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学期两次观摩活动,每学期一次课题研究研讨会议,每学期完成一篇教学案例、两篇教学设计和一篇经验文章。

3、加强子课题管理,要求子课题负责人按年度制定研究计划,按序时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做好研究总结。

4对课题组成员提出要求——“三个加强”和“三心精神” “三个加强”即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反思,“三心精神”即一心向学精神、专心致志精神、苦心求真精神。






5、定期检查,查找分析研究中存在问题,提出研究方向和举措;经常检查研究开展情况,查研究计划是否执行、查研究素材是否整理、查研究措施是否落实。

由于我们切实加强了对研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有力保证了研究方向,较好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学习

学习可以提升理论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拓展研究视野、了解研究现状、指导教学实践,学习和研究的关系就如同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校制订了“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规定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至少阅读两篇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文章,做到阅读、录和反思相结合,并认真写好读书笔记。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我们采取了学校集中学习和个人自我学习两种学习形式。

1、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树立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内部的需要,小学阶段中大量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那么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学习主体(小学生)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日常生经验和现实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生活环境、教育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因此,数学“应用”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人为的应用题已不能适应培养应用意识。数学课堂要注入新的生命力。要积极倡导“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知识题材,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并要引导学生通过小课题(如购房问题、租车中数学问题、互赠节日礼品、操场之谜等)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认识日常生活中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大数目的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个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估算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提供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景,向学生提出一些真实的而非人为的问题。根据这一原则,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挑选一篇大约700字左右的作文作为引入,这个设计基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注意到学生在写作文时,为了达到一定的字数要求总是一字一字的去数,方法笨拙而又麻烦,没有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果然,这个平时经常遇到的题目使学生暴露了问题:学生先是挑了一篇字数最多的文章,根本没有“数”的概念,接着又对哪篇文章接近700字产生了分歧,暴露了学生不会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于是,“大数目的估算”也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通过一节课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的信念。

2、搜集数学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设计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






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孩子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兴奋得说:“数学知识可真有用,学数学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啊!”看来,同学们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的甜头。例如:学习了“利息、利率|”的含义,知道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可想而知,书上的习题学生感觉不够“解渴”。此时可以及时安排以下作业:(1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把自己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2)做家庭小助手,帮助妈妈理财,算一算妈妈存的钱利息是多少?到期后应取会多少钱?怎样存钱最合算?学生非常有兴趣,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最后存钱。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息、利率这一知识的礼节极为深刻,同时,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另外,此项活动也对学生进行了不乱花钱、珍惜家长劳动果实的思想教育,实现了教知识与育人的同步。再如:在垂直与平行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查书、上网找到“规”、“矩”这两个图片,并查到了相关的知识,了解了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劳动生产上,是多么的聪明呀!同时,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历程。

3、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比如:彩票中奖问题,很多人为之疯狂,殊不知这里面也有数学的奥妙。有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拿一枚2分硬币,投50次,记录一下出现正反面的次数,占总投掷数的几分之几?”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结果显示,正反面的概率非常接近。于是引导学生再来引用概率的思想来分析社会上的一些摸奖、买的中奖率,使学生体会到,买几张彩票,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是对的,如果想靠它发财,那概率太小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客观事物和现象,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应用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发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数学教学中,一说到应用,我们的脑子里就立刻反映出“应用题”。看到具体的应用题时马上就反映出该用什么“数量关系”去解答。这也是一种数学的应用意识,但这种数学意识是建立在必须有编拟好的应用题的基础上的,不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的处理的基础上建构的。这样应用数学知识的结果,要让儿童真正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很困难的。要克服这种倾向,必须让儿童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在解决现实生活数学问题的实践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471f3e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0.html